[发明专利]一种食品行业套标膜通用漏气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0809.5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华佳栋;倪国华;李为华;单晓宁;俞新荣;王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6 | 分类号: | G01M3/3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标 漏气检测模块 漏气检测系统 食品行业 支架底板 检测 减震组件 在机 充气 通用 对称设置 厚度降低 检测组件 纠偏组件 自动停机 报警灯 电控箱 工控机 漏气 准确率 膜卷 显示屏 裂缝 自动化 架设 报警 进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食品行业套标膜通用漏气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柜上的漏气检测模块、电控箱、工控机、显示屏以及报警灯,所述漏气检测模块包含支架底板、减震组件、纠偏组件以及检测组件,所述支架底板架设在机柜上,所述支架底板两端作为套标膜卷料的进出口各对称设置有减震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行业套标膜通用漏气检测系统,利用漏气检测模块实时对充气鼓胀的套标膜的厚度进行检测,若出现裂缝即可导致漏气并使套标膜的充气厚度降低,设备将自动停机报警,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检测,显著提高检测效率,极大提升检测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行业套标膜通用漏气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套标膜的裂缝检测基本都是采用人手触高速运动的套标膜,膜内充满气体,通过人手皮肤感应膜内气体变化量来判断套标膜是否漏气。
这样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1.浪费大量人力,每台检漏设备需要配备一个操作人员;
2.人工检查套标膜裂缝,不利于设备集成和各模块联机的应用,增加了管理效益,难以充分体现工业自动化优势;
3.工人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造成漏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品行业套标膜通用漏气检测系统,利用漏气检测模块实时对充气鼓胀的套标膜的厚度进行检测,若出现裂缝即可导致漏气并使套标膜的充气厚度降低,设备将自动停机报警,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检测,显著提高检测效率,极大提升检测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品行业套标膜通用漏气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柜上的漏气检测模块、电控箱、工控机、显示屏以及报警灯,
所述漏气检测模块包含支架底板、减震组件、纠偏组件以及检测组件,所述支架底板架设在机柜上,所述支架底板两端作为套标膜卷料的进出口各对称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之间设置有支撑传动辊,所述支撑传动辊正上方架设有检测组件,所述工控机分别电性连接电控箱、显示屏、报警灯以及检测组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包含固定支架、手动滑台、转接板、连接臂、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及装配组件,所述固定支架竖直安装在所述支架底板上,所述手动滑台通过螺栓竖直贴紧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转接板连接手动滑台,所述连接臂水平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端,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向下安装在连接臂上并与所述工控机电性连接,所述装配组件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下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配组件包含气缸、Z型拨片、支架、吊臂、感应滚轮、升降轴以及检测块,
所述气缸竖直向上安装在所述转接板下端,所述气缸上端设置有Z型拨片,所述Z型拨片下端钩挂有吊臂,所述气缸下端水平设置有支架,所述吊臂通过直线轴承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吊臂下端连接感应滚轮,所述感应滚轮上表面竖直连接升降轴,所述升降轴通过直线轴承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升降轴的上端设置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位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正下方,所述感应滚轮位于所述支撑传动辊的正上方,所述气缸经电磁阀受控连接到所述工控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镶件孔为圆形通孔,所述支架上还竖直向上设置有油压缓冲器,所述油压缓冲器位于所述吊臂上端的正下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包含辊架、托辊、导向轴、横杆、减震块、压辊以及弹簧,
所述托辊两端架设在所述辊架上,所述辊架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上,所述辊架上端竖直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上端水平设置有横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