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频率调制变流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0860.6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谢鸿龄;李娟;张英争;刘祥明;段志梅;李俊生;蔡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9/02 | 分类号: | H02M9/02;H03K3/57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红***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二极管 阳极 上端 下端 场效应管 电容 发射极 集电极 三极管 整流桥 漏极 源极 脉冲频率调制 变流电路 原边 正极性输出端 电感 负极 副边输出 接变压器 控制信号 驱动信号 负极性 交流侧 输出端 正极接 左端 电源 | ||
本发明是脉冲频率调制变流电路,电源E正极接场效应管K1和K3漏极;K1源极接二极管VD1阳极;电容C1上端接VD1阴极和二极管VD2阳极;二极管VD3阴极接二极管VD4阳极和C1下端;场效应管K2漏极接VD2阴极;VD4阴极接场效应管K4漏极;K3源极接VD3阳极;K2和K4源极接二极管VD阴极和电感L左端;L右端接变压器T原边上端;T原边下端接VD阳极和E负极;K1‑K4栅极接驱动信号;T副边输出接整流桥交流侧;整流桥正极性输出端接电容C2‑C3上端、三极管V1和V3集电极;V1发射极接三极管V2集电极、电容C4上端和负载RL上端;V3发射极接C4下端、三极管V4集电极和RL下端;V4和V2发射极接C2‑C3下端和整流桥负极性输出端;V1‑V4基极接控制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频率调制变流电路及方法,尤其是输出波形为标准正弦波;在所要求的频带和负载阻抗一定范围内输出功率可调、正弦波频率可调,且波形失真度较低的电路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PWM技术采用电压斩波方式工作,对中大功率的输出波形而言,采用无源滤波的方式很难滤去高次谐波,电压斩波方式电路效率低,控制性差,且对功率开关管缺少保护,因此,研制一种控制性好,功率开关管工作在软开关状态,输出功率可调的技术,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脉冲频率调制变流电路和相应的方法,使电路主开关器件工作在软开关状态,数字信号直接控制,不损坏主功率器件,电路效率高,波形保真度高,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脉冲频率调制变流电路,由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和变压器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源E正极、场效应管K1漏极和场效应管K3漏极相连;场效应管K1源极和二极管VD1阳极相连;储能电容C1上端、二极管VD1阴极和二极管VD2阳极相连;二极管VD3阴极、二极管VD4阳极和储能电容C1下端相连;场效应管K2漏极与二极管VD2阴极相连;二极管VD4阴极接场效应管K4漏极;场效应管K3源极接二极管VD3阳极;场效应管K2源极、场效应管K4源极、二极管VD阴极和平波电感L左端相连;平波电感L右端接变压器T原边上端;变压器T原边下端、二极管VD阳极和电源E负极相连后接地;场效应管K1-K4栅极与相应的驱动信号G1-G4相连;变压器副边输出接整流桥交流侧;整流桥正极性输出端、滤波电容C2上端、滤波电容C3上端、三极管V1集电极和三极管V3集电极相连;三极管V1发射极、三极管V2集电极、滤波电容C4上端和负载RL上端相连;三极管V3发射极、滤波电容C4下端、三极管V4集电极和负载RL下端相连;三极管V4发射极、三极管V2发射极、滤波电容C2下端、滤波电容C3下端和整流桥负极性输出端相连接地;三极管V1-V4基极与相应的控制信号G5-G8相连。
所述电路中,场效应管K1-K4为主回路功率开关管,均为高速场效应管,三极管V1-V4为特征频率较高的三极管。
三极管V1-V4构成逆变(倒相)电路。
一种脉冲频率调制变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大功率高速场效应管构建系统主回路,采用DSP控制,构建控制电路,数字信号直控功率主开关器件及逆变(倒相)电路,采用的电路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学院,未经红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