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聚丙烯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0892.6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顺彤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75/04;C08L27/06;C08L29/04;C08L91/00;C08K13/02;C08K3/22;C08K3/34;C08K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树脂 抗静电聚丙烯 聚氨酯树脂 聚丙烯 亚磷酸酯型抗氧化剂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 改性纳米氧化锌 纳米二氧化钛 聚丙烯树脂 抗静电性能 大蒜精油 导电纤维 抗静电剂 防老剂 抗老化 椰子油 重量份 抗菌 蛭石 制备 添加剂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聚丙烯包装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树脂30‑40份、聚氨酯树脂10‑15份、聚氯乙烯树脂5‑10份、蛭石5‑12份、椰子油3‑8份、改性纳米氧化锌1‑5份、抗静电剂2‑5份、导电纤维3‑6份、纳米二氧化钛4‑8份、亚磷酸酯型抗氧化剂2‑4份、防老剂2‑4份、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6份、大蒜精油2‑5份。本发明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配合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再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大大提高了本发明包装材料的强度、韧性、抗老化、抗菌和抗静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静电聚丙烯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包装生产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日益显现。包装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体系,其发展已经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目前,聚丙烯材料在抗静电性上需要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聚丙烯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静电聚丙烯包装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丙烯树脂30-40份、聚氨酯树脂10-15份、聚氯乙烯树脂5-10份、蛭石5-12份、椰子油3-8份、改性纳米氧化锌1-5份、抗静电剂2-5份、导电纤维3-6份、纳米二氧化钛4-8份、亚磷酸酯型抗氧化剂2-4份、防老剂2-4份、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6份、大蒜精油2-5份。
一种抗静电聚丙烯包装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丙烯树脂30份、聚氨酯树脂10份、聚氯乙烯树脂5份、蛭石5份、椰子油3份、改性纳米氧化锌1份、抗静电剂2份、导电纤维3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亚磷酸酯型抗氧化剂2份、防老剂2份、乙烯基硅烷偶联剂2份、大蒜精油2份。
一种抗静电聚丙烯包装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丙烯树脂40份、聚氨酯树脂15份、聚氯乙烯树脂10份、蛭石12份、椰子油8份、改性纳米氧化锌5份、抗静电剂5份、导电纤维6份、纳米二氧化钛8份、亚磷酸酯型抗氧化剂4份、防老剂4份、乙烯基硅烷偶联剂6份、大蒜精油5份。
一种抗静电聚丙烯包装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丙烯树脂34份、聚氨酯树脂13份、聚氯乙烯树脂8份、蛭石8份、椰子油5.5份、改性纳米氧化锌3份、抗静电剂3.5份、导电纤维4.5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亚磷酸酯型抗氧化剂3份、防老剂3份、乙烯基硅烷偶联剂4份、大蒜精油4.5份。
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过程包括:向1.0mol/L的硫酸锌溶液中加入0.5g/L对的葡萄糖酯,混合均匀后,将其混合溶液滴加到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处理1小时,超声反应30分钟,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改性纳米氧化锌。
所述导电纤维为纳米硫化亚铜/聚乙烯醇复合导电纤维。
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DNP、防老剂4020和防老剂MB按照质量比为2:1:1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叔丁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顺彤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顺彤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