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两步微波等离子体氧化的凹槽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1158.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宇;汤益丹;王盛凯;白云;杨成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1/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等离子体 含氧气体 碳化硅 氧等离子体 二氧化硅 栅氧化层 栅刻蚀 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低温等离子体 高温等离子体 氧化效率 栅介质层 栅表面 衬底 制造 | ||
一种基于两步微波等离子体氧化的凹槽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凹槽栅刻蚀后,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将凹槽栅表面的碳化硅氧化为二氧化硅,形成凹槽栅氧化层,其中形成凹槽栅氧化层的步骤包括:将进行凹槽栅刻蚀后的碳化硅衬底放置在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通入第一含氧气体,产生的氧等离子体以第一升温速度升温到第一温度,在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一压力下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氧化;将氧等离子体以第二升温速度升温到第二温度,通入第二含氧气体,在所述第二温度和第二压力下进行高温等离子体氧化,直到生成预定厚度的二氧化硅;停止通入含氧气体,反应结束。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碳化硅的氧化效率,改善界面质量,形成均匀的栅介质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两步微波等离子体氧化的凹槽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场强高、热导率高等优点,是制作高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材料,SiC电力电子器件是下一代高效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核心。SiC MOSFETs相比于Si MOSFETs导通电阻更小、开关电压更高、应用频率更高、温度性能更好,特别适用于功率开关应用。SiC MOSFET器件的集成制造工艺,特别是栅介质工艺,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SiC是唯一能够热生长SiO2的化合物半导体,这就使得SiC可以实现所有Si MOS的器件结构。SiC的热氧化需要比Si更高的氧化温度,氧化温度高达1300℃。目前主流的SiC氧化工艺主要是采用电阻加热方式的氧化炉,主要原理是基于碳化硅与氧气分子的反应,但是这种与氧气分子氧化的方法,容易造成界面处残留碳簇、Si-O-C键、C的悬挂键和氧空位等缺陷,界面质量退化,导致迁移率降低,如图1所示。特别是在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界面除了氧化外,还会造成界面损伤,降低氧化效率。
近些年,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在低温下利用等离子体氧化SiC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界面质量。然而该方法的氧化效率较低,尤其是在需要获得较厚的SiO2层的情况下,氧化时间较长,SiC和SiO2的界面处,SiC和SiO2仍会处于一种热力学平衡态,导致界面质量并不理想。
另外,实验表明,碳化硅在不同晶向上的氧化速率差别很大,在Si面,与a轴垂直的平面的氧化速率甚至是与c轴垂直的平面的3-5倍。如果采用热氧化工艺形成UMOS结构的栅氧,将得到侧壁上的氧化层厚度是底部的3-5倍,如图2所示,这就使得器件在正向偏压下不能正常开启。
因为沟道是从侧壁上形成的纵向沟道,为了使器件正常开启,而要提供更高的栅压VG。但是,由于侧壁上热氧化生长的SiO2速率是底部氧化速率的数倍,这使得器件在栅压到达栅氧安全工作电压的最大值时,侧壁上沟道区由于栅压未达到阈值电压,器件不能开启,不能得到正向特性,继续增加栅压,底部栅氧稳定性会变坏,使得底部氧化层提前发生击穿,器件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形成低界面态、均匀栅氧层是制作凹槽MOSFET器件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两步微波等离子体氧化的凹槽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可以形成低界面态、均匀的栅氧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两步微波等离子体氧化的凹槽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凹槽栅刻蚀后,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将凹槽栅表面的碳化硅氧化为二氧化硅,形成凹槽栅氧化层,
其中形成凹槽栅氧化层的步骤包括:
将进行凹槽栅刻蚀后的碳化硅衬底放置在微波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
通入第一含氧气体,产生的氧等离子体以第一升温速度升温到第一温度,在所述第一温度和第一压力下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1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