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锅锅具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21201.4 申请日: 2018-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8523711A 公开(公告)日: 2018-09-14
发明(设计)人: 侯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7J43/28 分类号: A47J43/28;A47J36/20
代理公司: 成都金德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1 代理人: 张婵婵;王晓普
地址: 610100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火锅锅体 汤液 火锅 锅具 食材 涮锅 涮勺 筷子 沥水 餐饮设备 位置切换 卫生条件 唾液 目标性 盛放 煮熟 石材 体内 投放 驱动 脱离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锅锅具。包括火锅锅体,火锅锅体内或火锅锅体外设置有涮锅架,涮锅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盛放食材且具有沥水功能的涮勺;涮勺在涮锅架的驱动下于火锅锅体的汤液内外之间进行位置切换。该火锅锅具能够使得投放食材具有目标性,方便及时获取煮熟的石材;同时能够使食材首先快速脱离火锅锅体的汤液,减少私用筷子与汤液的接触,避免筷子上的唾液过多进入到汤液中,提高卫生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锅锅具。

背景技术

火锅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据文物发掘证实,早在汉代我国就有吃火锅的习俗。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火锅已成为人民大众最喜欢的食物之一。一般而言,火锅是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将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其特色为边煮边吃,食材多样,现吃现烫,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尤其在冬季,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区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

为了享受更好的火锅体验,人们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火锅形式,由最传统的采用木炭加热的锅灶火锅发展为燃烧固体酒精以及用电加热的锅具,在火锅锅具形式上,又发展出分格式火锅,其中就包括了鸳鸯锅和九宫格火锅。鸳鸯锅是把清汤和红汤分开,便于不吃辣的人也能和无辣不欢的人同桌食用火锅;九宫格火锅是把一只锅分为九个格子,涮烫的时候没人占据一格,各吃各的。

现在对于火锅的发展,以及呈现多样化,不仅是火锅的吃法,并且火锅锅具也呈现了多种多样,品类繁多,但是,目前的火锅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火锅涮锅时,传统方式,通常是将食材投入锅具中,然后等待踹断时间后将食材捞出进行食用,但是由于食材进入锅具中后,位置会发生变动,食用者(使用者)捞取困难,投入者不并一定能够完整记住之前投入具体量,这就导致在后期捞取中,存在寻找不便的问题;

2为了将自己之前投入的食材捞取干净,就需要使用筷子长时间在汤液中寻觅,而在捞取过程中如果不使用公筷,会导致个人筷子深入汤中,并将个人的唾液与汤液混合,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

3如果众多食用者(使用者)之一作为投入食材到锅具中,他人并不能得知具体投入量,也不知道投入的食材种类,只能凭视觉查看,但是在火锅进行中,通常会产生水蒸气,而且汤液并不是透明的,这样导致他人寻找食材存在困难,各食用者(使用者)之间不能及时将放置在各自手边的食材进行充分共享;

4由于不能及时地掌握食材投入的情况,不能及时地捞取蒸煮恰到好处的食材,就会导致部分食材蒸煮时间过长,导致肉质老化,影响食用体验,不仅是肉类,植物类素食类也会由于蒸煮时间的不容易掌控,导致的食物过老或者不熟问题,而不能让每个人享受到最佳食用时机的美味,影响了饮食体验结果。

公开(公告)日为2018-04-27、公开(公告)号CN10796085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控制火锅液面升降的火锅桌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火锅桌本体、火锅和设置于火锅桌本体内部的过滤装置;火锅包括火锅本体、火锅隔离板以及悬挂在火锅本体内的煮料内锅,煮料内锅底部及侧壁上设置有许多滤孔;火锅隔离板竖直设置于火锅本体中间并将其分为两锅腔体,两锅腔体内均设置有位于所述火锅本体内侧上部的上液面传感器和位于所述火锅本体内侧下部的下液面传感器;火锅本体底部设有分别对应着火锅本体两部分的两个电磁炉,电磁炉嵌设在火锅桌本体上表面;火锅本体两侧分别通过快接管路与过滤装置进出水口连通,以实现汤水的进出。该方案是通过设置隔离板使汤液和食材分离,从而便于快速将食材从汤液中分离出来,从而便于找到合适的食材;但是,该方案,并不能解决本申请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火锅锅具。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1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