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1830.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李宁;武宏亮;刘双双;冯周;王克文;李雨生;冯庆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天尧;李秀芸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波 偶极 发育状况 异常体 地层 共中心点叠加 百分比曲线 装置及系统 幅度曲线 绝对幅度 偏移成像 偏移幅度 成像图 插值处理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及其偏移成像图;根据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根据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在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根据每个区域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对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根据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偶极横波远探测测井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井技术,它能够探测井外径向几十米范围内的裂缝和洞穴等缝洞异常体及其所在方位,对于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缝洞储集体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与地震勘探较为相似,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的目的是获取不同方位的反射波偏移成像图,然后分析这些图像来确定井外反射体所在位置。当井外存在大尺度(比如10m甚至以上)的裂缝和洞穴等油气储集空间时,很容易在偏移成像图中对它们进行识别和定位。然而,当反射体尺度较小或者距离井孔较远时,通过肉眼观察偏移成像图来确定反射体的位置变得困难起来。在传统声波测井中,纵波和横波滑行波信息是有效信息,反射波、斯通利波等是噪音信息,且滑行波能量信息远大于噪音信息;而偶极横波远探测测井中,滑行波信息是噪音,而横波反射波信息是有效信息,且滑行波能量信息依然大于横波反射波信息。其结果导致基于反射波的偏移成像结果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惑,比如井旁(径向0-5m)反射波在整个深度段内连续出现,它们是否都是有效反射波?偏移图像中幅度范围的调整会使得成像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到底哪种幅度范围反映的成像结果才是准确的?因此,对偶极反射波偏移成像图进行后续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对偶极反射波偏移成像图进行后续的处理,提高井壁外缝洞异常体识别准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包括:
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并以二维图像方式显示,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优选地,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1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