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2756.0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远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健康东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传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传感装置,涉及电化学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探测针,固定探测针周侧面转动连接有若干连接件,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探测针,装置外壳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底盖,把手活动连接有内胆,内胆一表面滑动连接有闪存芯片,内胆一表面与装置外壳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连接件和活动探测针相互配合,根据植物形状进行数量和形状的调整,使得传感装置能够与植物完美的贴合,解决了植物叶片薄、组织液少、茎秆木质化导致检测困难的问题,提高装置检测的效率,使得传感装置具有模块化动态调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葡萄糖为单糖,是含醛基的已糖。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是一些糖类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又是呼吸作用的底物,它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并能增强植物抗逆性。葡萄糖的代谢是整个植物代谢的中心,它沟通了蛋白质、脂类及次级产物等的代谢。
目前在植物生理研究中,葡萄糖检测多采用比色法,DNS试剂还原糖测定法,液相色谱法等。这类方法需对植物材料进行离体取样,通过检测浸提液中葡萄糖浓度推算出植株体内的含量,对样品提取纯度要求较高,其样品处理复杂且耗时长,且获得的是植物体内某一时刻的浓度,无法进行动态分析、长期跟踪监测。为了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研究,需进行活体原位动态的检测,目前市场上的葡萄糖活体检测产品主要针对动物或人体,由于植物体具有叶片薄、组织液少、茎秆木质化等特性,上述检测产品无法直接应用于植物体,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针对植物组织的葡萄糖检测的生物传感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传感装置,连接件和活动探测针根据检测植物形状进行数量和形状调整,使得传感装置能够与植物完美的贴合,提高装置检测的效率,解决了植物叶片薄、组织液少、茎秆木质化导致检测困难的问题;通过闪存芯片能够自主的将探测针头检测的葡萄糖浓度信息进行储存并且存储芯片可以储存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比对,便于实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解决了实验数据记录过程繁杂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传感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探测针,所述固定探测针周侧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探测针;
所述装置外壳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把手活动连接有内胆,所述内胆一表面滑动连接有闪存芯片,所述内胆一表面与装置外壳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探测针周侧面开设有两个连接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一端与内胆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元件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金工作电极、铂对电极和银参比电极,所述金工作电极、铂对电极和银参比电极一端均贯穿装置外壳并且延伸至连接凹槽的内部,所述金工作电极位于连接凹槽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内环,所述铂对电极位于连接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内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内表面与连接凹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内表面与活动探测针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内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外环和第二连接外环,所述第一连接外环一表面与铂对电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外环一表面与金工作电极固定连接,所述金工作电极与金工作电极位于连接杆内部的一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内部连接结构与第一转轴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探测针包括活动针头,所述活动针头周侧面开设有两个活动凹槽,所述活动针头一表面通过活动凹槽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针头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远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远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2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