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2808.4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斌;江嘉豪;何美第;蔡祥胜;王进辉;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唯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35 | 分类号: | A61K35/35;A61K9/00;A61K47/36;A61P19/02;A61P19/08;A61K3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透明质酸 血管基质 脂肪组织 体积比 制备 细胞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其包括体积比为1:1:1的质量浓度为10%的透明质酸、脂肪组织血管基质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的退行性关节病变,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因素很多,包括肥胖、年龄增长伴随的关节软骨磨损、外伤、内分泌紊乱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关节软骨组织发生改变后会导致患者疼痛、关节僵硬及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病发病之初大多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消炎、镇痛、关节润滑等,病情发展到后期整个关节功能丧失后只能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骨关节炎现有治疗手段大多采取保守疗法,轻度疼痛患者主要给予理疗、口服非甾类药物消炎镇痛、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润滑等方法,对于重度患者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理疗或者镇痛药物并不能缓解病情,随着病情发展,患者最终需要置换人工关节,关节置换手术费用昂贵,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是近十年兴起的技术,一般选用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或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作为种子细胞进行治疗。2012年有研究显示关节腔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可以使OA模型动物关节软骨再生。2012年另外一项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可以缓解羊骨关节炎病情进展及改善软骨组织缺损。但是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伦理问题,在现行政策法规当中无法临床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也需要体外培养扩增,面临取材困难、细胞增殖活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问题。因此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创伤小、无体外培养要求的脂肪组织血管基质细胞是用于关节软骨修复的理想的细胞。
脂肪组织血管基质细胞(SVF)就是将抽脂手术抽取的脂肪组织通过适当的消化酶消化分解,离心后获取的脂肪细胞外的细胞成分,SVF中包含大量的血液衍生细胞和脂肪衍生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抽取适量的脂肪组织可以获得足够多的脂肪衍生细胞,这些细胞可以不经过体外扩增培养直接应用于临床,通常10ml脂肪组织可以分离出500-1000万有核细胞,而这些有核细胞中至少10%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体外扩增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这些新鲜分离的细胞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FDA甚至将过夜培养的细胞定性为超过最低限度处理的细胞(21CFRPARTs 16、1270和127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其包括体积比为1:1:1的质量浓度为10%的透明质酸、脂肪组织血管基质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先使用组织消化酶组合物消化脂肪组织然后再用浓度为0.05%的胰蛋白酶EDTA溶液消化,得到所述脂肪组织血管基质细胞,所述组织消化酶组合物包括重量比例为20:20:10:1的生理盐水、I型胶原酶、中性分离酶和DNA酶。
优选地,所述组织消化酶组合物、所述脂肪组织与所述胰蛋白酶EDTA溶液的体积比为1:1:1。
优选地,所述脂肪组织为自体脂肪组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脂肪组织血管基质细胞为自体脂肪组织血管基质细胞。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药物为注射针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富血小板血浆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获得:向外周血加入肝素钠抗凝,离心后吸取上层血浆和白细胞层,然后再次离心,去除上层多余血浆和下层红细胞,取中间层血浆,即得到富血小板血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唯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唯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2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