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夹紧式安全插排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3065.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7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速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8 | 分类号: | H01R13/18;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34129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52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模块 回形架 单面支架 接触铜片 插头 插孔 支架 插头金属片 自动夹紧式 摆动杆 插排 拉簧 电火花 导电能力 接触不良 外壳前部 左右两侧 解锁 摩擦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夹紧式安全插排,包括外壳、回形架、面板、解锁架、导电模块、双面支架、单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形架安装在外壳前部中间,回形架中间设有面板,面板上设有插孔;在回形架背部安装有双面支架和单面支架,其中双面支架左右两侧安装导电模块,单面支架前端安装一个导电模块,每个导电模块分别对应一个插孔;通过设置拉簧、摆动杆、接触铜片,可以使插头在插入过程中减少与接触铜片的摩擦,减少电火花的产生,当插头即将插入到插孔底部时可以通过拉簧和摆动杆对插头金属片瞬间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增强了接触铜片和插头金属片之间的导电能力,防止插头因接触不良而带来的各种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排和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夹紧式安全插排。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插排一般用铜片的弹性来保证对插销的表面接触压力,但是插头的金属片在插入的过程中会与导电铜片摩擦而产生电火花,导致铜片表面被氧化,降低其导电能力,而且随着使用的次数增加,会造成铜片的弹性减小,接触性能也会下降,所以急需一种可以减小电火花产生而且铜片的接触压力不会减小的插排。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夹紧式安全插排,通过设置拉簧、摆动杆、接触铜片,可以使插头在插入过程中减少与接触铜片的摩擦,减少电火花的产生,当插头即将插入到插孔底部时可以通过拉簧和摆动杆对插头金属片瞬间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增强了接触铜片和插头金属片之间的导电能力,防止插头因接触不良而带来的各种隐患。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夹紧式安全插排,包括外壳、回形架、面板、解锁架、导电模块、双面支架、单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形架安装在外壳前部中间,回形架中间设有面板,面板上设有插孔;在回形架背部安装有双面支架和单面支架,其中双面支架左右两侧安装导电模块,单面支架前端安装一个导电模块,每个导电模块分别对应一个插孔;
所述的导电模块包括底板、卡勾、压缩弹簧、顶杆、拉簧、摆动杆、接触铜片、固定块,在底板上铰接安装有两个对称安装的接触铜片,每个接触铜片背部与摆动杆后端部铰接连接,所述的摆动杆后部有铰接轴A,铰接轴A与接触铜片铰接,摆动杆中后部设有矩形滑槽,摆动杆的矩形滑槽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圆柱轴滑动配合,摆动杆中前部设有铰接轴B,铰接轴B与拉簧一端连接,拉簧另一端与底板上的一个铰接轴C连接,摆动杆前部设有三角形卡槽;在底板上且位于两个接触铜片的接触点前方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滑动安装有顶杆,顶杆前端安装有卡勾,卡勾两端分别与两个摆动杆前端的卡槽对应,卡勾背面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底板上的固定板上;所述的解锁架后部设有两个把手且其外端部位于面板外部,解锁架前部与卡勾背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握住解锁架前部的两个把手,然后向外拉动,卡勾的两个斜面向内挤压摆动杆并迫使其克服拉簧的拉力其内摆动,摆动杆带动接触铜片向外摆动,使接触铜片之间的距离增大,之后将插头插进插孔中,插头在即将插到插孔的底部时触发顶杆,顶杆带动卡勾与摆动杆脱离咬合,摆杆在弹簧的拉力下向外摆动,并带动接触铜片将插头的金属片夹紧,接触铜片与电源连接并将电流导入插头。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拉簧、摆动杆、接触铜片,可以使插头在插入过程中减少与接触铜片的摩擦,减少电火花的产生,当插头即将插入到插孔底部时可以通过拉簧和摆动杆对插头金属片瞬间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增强了接触铜片和插头金属片之间的导电能力,防止插头因接触不良而带来的各种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装配图。
图2为插排后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电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卡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摆动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速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州速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线路取电方法和多线路取电插座
- 下一篇:一种盘丝触指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