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坭兴陶韧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3148.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钟恒成;周昌玮;王宁;周宇蛟;温生全;黄小阳;吴尚玉;陈玉星;刘展鹏;刘鹏飞;何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32;C04B33/2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李瑛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坯料 坯体 制备 坯体成型 坯体干燥 网络结构 莫来石 陶坯 西泥 烧制 | ||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坭兴陶韧性的方法,包括制备坯料、坯体成型、坯体干燥和烧制坯体,所述制备坯料是将东泥40~60重量份、西泥60~40重量份、K2O 3~6重量份、Na2CO3 0.02~0.04重量份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本发明在坭兴陶坯料中添加K2O和Na2CO3。能大大提高坯体中莫来石网络结构的强度,可以有效降低裂纹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坭兴陶的制作工艺,具体涉及提高坭兴陶韧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坭兴陶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坯料:坯料选用横穿钦州市区的钦江以东的泥土,俗称东泥(为软质粘土,颜色为黄白色,含微量石英砂,在坭兴陶的生产工艺中起调整可塑性以结合性作用),和钦江以西地域的泥土,俗称西泥(含有少量K2O、NaO、CaO、MgO、Fe203、TiO2、MnO2,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紫泥石,颜色为紫红色,表面层有少量铁质浸染,为硬质粘土,可塑性及结合性较差),按东泥40~60%、西泥40~60%的重量百分比混合,经研磨、脱水等一系列工艺制成坯料;坯料的含水率为24~25%;2)坯体成型:采用可塑法或注浆法将坯料制成各种器型的坯体;3)修整坯体:将坯体修整以达到设计要求;4)干燥:采用风干法对坯体进行干燥,使坯体水分排除;5)绘画雕刻:在坯体上书写作画并进行雕刻;6):坯体干燥;7)烧制坯体:将干燥的坯体装窑烧制,烧制温度控制在1100~1200℃,烧制时间为10h,冷却后出窑;8)抛光打磨:将坯体抛光打磨,即得。
在烧制过程中,高岭石转化为硅铝尖晶石然后进一步转变为莫来石,莫来石是由平行于c轴的铝氧八面体和硅氧四面体以共用顶点或棱边的形式连接起来的类似链状的铝硅酸盐网络结构。Al3+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四面体中心的Si4+,并以氧空位平衡电荷。因为莫来石结构是一种不饱和、具有有序分布氧空位的疏松结构,导致坯体强度不高,十分容易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坭兴陶韧性的方法,提高坭兴陶的烧成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坭兴陶韧性的方法,包括制备坯料、坯体成型、坯体干燥和烧制坯体,所述制备坯料是将东泥40~60重量份、西泥60~40重量份、K2O 3~6重量份、Na2CO3 0.02~0.04重量份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坯料。
在坭兴陶坯料中添加Na2CO3,在烧制过程中,CO32+能促使莫来石晶格氧空位周围的Al、Si原子进一步远离氧空位,导致晶格更加疏松,帮助K2O进入莫来石晶体中形成固溶体,加强了莫来石网络结构的强度。K2O的进入并分散在莫来石晶体中,起到了钉扎、缠结位错的作用,抑制了位错的滑移,限制了断裂,提高了坭兴陶坯体强度。
作为优选,各原料的重量份为:东泥60份、西泥40份、K2O 3~6份、Na2CO3 0.02~0.04份。
进一步优选地,各原料的重量份为:东泥60份、西泥40份、K2O 5份、Na2CO3 0.03份。
所述烧制坯体是将干燥的坯体送入窑炉中,在1~1.5小时内从室温升温至200℃,再以每小时升温45~55℃的速度升至600℃,然后以每小时升温65~75℃的速度升至1100~1160℃,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出窑,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离子钛金砖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抛釉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