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ALD设备前驱体源载气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3386.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国;郑委;雷曼;夏树胜;马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国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55 | 分类号: | C23C16/455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袁敏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源瓶 前驱体源 出气管路 进气管路 饱和蒸汽压 载气 加热 反应前驱体 有效地减少 质量流量计 反应前驱 加热方式 气体残余 气源温度 温度设定 一端连接 准确控制 出气管 出气口 反应腔 加热带 气管路 有效地 伴热 外设 热带 扩散 | ||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ALD设备前驱体源载气加热方法,包括:带伴热的质量流量计、气管路、出气管路以及气源瓶,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出气管路均与气源瓶连接,所述出气管远离气源瓶的一端连接反应腔,其中,使所述气源瓶中注入反应前驱气体,所述进气管路连接气源瓶的一端,使进气管路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反应低饱和蒸汽压前驱体源之上,所述出气管路连接气源瓶的一端,位于所述反应前驱体的上部,所述出气管路外设有加热带。通过使用本发明一种新型的ALD设备低饱和蒸汽压前驱体源加热方式,有效地通过准确控制气源温度,以及提高加热带温度设定,有效的加速前驱体源扩散,有效地减少气体残余,从而达到提高反应速率,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LD(原子层沉积)设备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ALD设备前驱体源载气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原子层沉积(Atom layer deposition,简称ALD)工艺由于其优异的台阶覆盖率,精确的厚度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良好的薄膜性能等,而被认为是一种较大潜力的薄膜制备工艺。但现有ALD设备结构中载气加热形式为加热带缠绕在管路上对管路加热,从而对流经管路中的气体加热。这就存在几个问题:①管道较细,加热带缠绕工序复杂不方便②加热带直接与金属接触,存在安全隐患③加热带多层覆盖缠绕,局部温度高,易烧毁④由于载气持续流动,经过管路后的温度呈现不规律形式不能保证持续一致,这就导致前躯体活性降低,影响反应效率。前驱体源这种加热方法需要其反复的进行反应气体的开关(如要生成10纳米的薄膜,大约需要反复开关100次)和使用前驱体气源,容易形成管路的气体残余和聚积(特别是在管路上低温的点上)。而且传统的方法只对前驱体加热,由于反应重复速度快,气源的温度没有办法保证,从而造成降低前驱体活性,并且易造成管道的堆积,会周期性的产生颗粒问题。管路中高温载气分子少,不能很好的带出低饱和蒸汽压前驱体源分子,且易在管道上沉积颗粒,造成堵塞。另外,目前在薄膜沉积中,经过一定反应周期,需要进行气源更换和管路清洗。
发明内容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ALD设备前驱体源载气加热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对传输管道加热带进行加热方式,其反复的进行反应气体的开关,使反应气体温度降低不可控,随着反应的进行造成前驱体活性降低影响反应进程,并且易造成管道颗粒堆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ALD设备前驱体源载气加热方法,包括质量流量计、进气管路、前驱体体源瓶、反应前躯体、出气管路、反应腔,所述的前驱体源载气加热方法还包括快速响应阀、热交换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快速响应阀一个设置于进气管路上,另一个设置于出气口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气载气加热组件设置在质量流量计与快速响应阀之间,并与口气管路连接;所述的出气载气加热组件设置在进气管路与出气管路接口处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交换器(8)与热交换器(9)为LINTEC HX-0100C。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路(5)与进气管路(2)在前驱体体源瓶(3)的上部连接;出气管路(5)一端通入前躯体源瓶(3)中;另一端经过热交换器(9)经过快速响应阀(7)通向反应腔(6)。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气管路(5)通入前躯体源瓶(3)的长度为距瓶口1/3。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器(8)设定温度为170度。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器(9)设定温度为170度。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各处的连接均为密封方式连接,管路各处使用焊接密封,源瓶处采用VCR垫片与管道锁死密闭连接,防止其他的气体进入气源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路(2)中通入的载气为惰性气体(N2)。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国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国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