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3680.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球;黄德宙;李育林;张文;廖翼强;杨世芝;杨道彪;覃汉辉;罗树丰;黄文武;蒙印涟;黄坤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地址: | 5300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立柱 连接夹板 现浇梁 联接板 组连接 横联 立面 大管径钢管 钢管支架 支架结构 装配式 施工 标准化结构 联接板连接 并排布置 叠加连接 施工成本 可调整 两端部 侧壁 单根 墩柱 跨径 立柱 竖向 支架 平行 节约 | ||
1.一种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立柱(1)、水平横联(2)和立面斜联(3);所述钢管立柱(1)两端部侧壁均设有A联接板(8),所述钢管立柱(1)单根或多根竖向并排布置再相互叠加连接,所述钢管立柱(1)两两之间上部、下部均通过A联接板(8)连接A连接夹板组,所述A连接夹板组连接水平横联(2);所述水平横联(2)两平行之间设有立面斜联(3),所述立面斜联(3)一端通过B连接夹板组连接钢管立柱(1)上部的A联接板(8),其另一端通过B连接夹板组连接钢管立柱(1)下部的A联接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联接板(8)两端设有防护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连接夹板组包括两块A连接夹板(5),所述A连接夹板(5)之间采取高强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连接夹板组包括两块B连接夹板(13),所述B连接夹板(13)之间采取高强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1)为钢管支架结构顶部时其上段部外侧壁上设有B联接板(9),所述B联接板(9)连接A连接夹板组,所述A连接夹板组连接两端设有C联接板(11)的水平斜联(4),所述水平斜联(4)为直缝焊接钢管、螺旋焊接钢管、无缝钢管、矩形钢管、方形钢管、槽钢、工字钢、角钢、H型钢、T型钢或L型钢中任一种加工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1)两端面均设有法兰件(6),所述法兰件(6)与钢管立柱(1)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板(7);而所述的法兰件(6)形状为圆形、圆环形或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的钢管立柱(1)为直缝焊接钢管、螺旋焊接钢管、无缝钢管、矩形钢管或方形钢管中任一种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斜联(3)两端设有D联接板(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横联(2)和立面斜联(3)均为直缝焊接钢管、螺旋焊接钢管、无缝钢管、矩形钢管、方形钢管、槽钢、工字钢、角钢、H型钢、T型钢或L型钢中任一种加工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梁装配式大管径钢管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支架结构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图纸加工部件,加工制成钢管立柱(1)、水平横联(2)、立面斜联(3)、水平斜联(4)、A连接夹板(5)和B连接夹板(13),并运至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提前按钢管立柱(1)桩号打好基础,并按计算标高预埋设有法兰件的钢管;
(3)在施工现场使用起重机械辅助,将四根钢管立柱(1)用水平横联(2)、立面斜联(3)、A连接夹板组和B连接夹板组通过销接或者螺栓联接紧固形成一个稳固的单节支架;
(4)逐一将拼装好的单节支架,吊装至预定桩号上,与预埋好的钢管采用螺栓联接,连接紧固可靠;
搭设安全爬梯及在已安装好的单节支架的水平横联(2)上搭设工作平台,相邻的单节支架之间安装好水平横联(2)及立面斜联(3);
(5)按步骤(4)逐层向上安装钢管支架结构直至设计标高;
(6)依次向上安装横纵向分配梁、满堂式钢管脚手架、钢管分配梁、模板,并绑扎好钢筋,安装预应力管;
(7)现浇梁浇筑,可一次施工完成设计高度的现浇箱梁,对于大现浇箱梁,由下向上分段施工;
(8)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及在钢管支架结构之上的支撑结构;
(9)拆除钢管支架结构,按拆架程序应遵守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由上而下原则逐节完成拆除工作;
(10)将钢管立柱(1)、水平横联(2)、立面斜联(3)、A连接夹板(5)、B连接夹板(13)、销或者螺栓分类转运至下一个使用工地,暂时不使用时运回堆放场分类妥善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6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