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3855.0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1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健;张贺;张宏图;曹朋;李宁;郭明;李金夺;王宁;张博;宋文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限空间 传动套管 从动轮 套管杆 套管头 螺母 传动螺丝 同轴固定 一端设置 主动轮 扳手 螺丝 适配 安全隐患 电力设备 工作效率 人身伤害 外壳外部 扳手本 传动件 施力杆 动轮 转动 驱动 转化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一端设置有主动轮,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件连接,外壳外部设置有与主动轮同轴固定的传动螺丝和与从动轮同轴固定的套管杆,还包括驱动传动螺丝转动的施力杆和与套管杆配合的套管头。本发明提供的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一方面,将受限空间操作转化为不受限空间操作,降低了受限空间操作的难度,减少了受限空间操作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人身伤害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套管杆可以适配多种型号的套管头,通过安装不同的套管头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螺丝、螺母,从而可对多种型号的螺丝和螺母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开关柜、电缆分支箱等工作场景中,由于空间狭小,操作受限,普通扳手不能正常使用或者使用困难、使用难度大,工作时间大大延长,同时在这类场景长时间工作,易造成疲劳,进而造成人身伤害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扳手在受限空间操作,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一端设置有主动轮,另一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与所述主动轮同轴固定的传动螺丝和与所述从动轮同轴固定的套管杆,还包括驱动所述传动螺丝转动的施力杆和与所述套管杆配合的套管头。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螺丝为两个,分别同轴固定在所述主动轮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螺丝为内六角传动螺丝,所述施力杆为六角施力杆。
进一步地,所述六角施力杆为七字型六角施力杆。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为传动链条,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为链轮。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为同步带,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为同步带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杆和所述从动轮通过螺丝同轴固定;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传动螺丝通过螺丝同轴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一方面,将受限空间操作转化为不受限空间操作,降低了受限空间操作的难度,减少了受限空间操作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人身伤害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套管杆可以适配多种型号的套管头,通过安装不同的套管头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螺丝、螺母,从而可对多种型号的螺丝和螺母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限空间传动套管扳手的主视方向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外壳;2-主动轮;3-从动轮;4-传动件;5-传动螺丝;6-套管杆;7-施力杆;8-套管头;9-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