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生型笋用竹的促成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4045.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岳晋军;顾小平;吴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生型笋用竹 促成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笋用散生竹的促成栽培方法,它是通过将散生竹林进行带状留养后利用塑料薄膜对空白地方进行小拱棚覆盖,通过加热使得竹笋提早萌发的技术措施,本发明解决了笋用竹林采用常规覆盖技术带来的成本高、易衰败的问题,为竹笋的促成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的森林培育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散生竹竹笋生产的促成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经营自然出笋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竹林逐渐荒芜[1、2],加之竹笋在地下,挖取需要一定生产实践技巧,挖出来更需要体力,因此漫山遍野找竹笋的传统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利用有限的优良竹林通过精细培育生产更多的竹笋逐渐成为竹笋经营的必然趋势[3、4]。现有竹林精细经营方式是通过覆盖栽培实现的,每覆盖1亩毛竹林需要用大约10-20亩稻田的稻草和20吨砻糠,每年将稻草和砻糠搬运、铺匀到竹林中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出笋结束后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将覆盖物撤除[5],并且连年覆盖容易造成竹林衰败问题[6、7]。在传统毛竹笋用林经营中均匀状经营的方式,也有采用带状经营的方式,如浙江省余姚的农民陈康正采用带状经营毛竹笋用林亩产2510kg以上[8],也有对毛竹材用林带状采伐的研究[9],谭宏超等做了3种皆伐方式对毛竹的更新的影响[10],现有数据表明毛竹林采用带状经营方式与传统均匀状经营方式没有本质差别。
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一种更省力省成本可持续经营的竹笋促成生产方式。
本发明专利采用竹林带状经营的方式,2米以上竹林生长带,2-6米空白带间隔,在空白地带采用塑料薄膜小拱棚的方式保温,采用黑色塑料膜加高密度遮荫网或草帘覆盖的方式进行避光保温,采用电、油、气、煤炭、生物质等方式提供加热源,采用循环供热或者管道供热的方式将小拱棚内的温度保持在竹种合适的发笋生长温度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杨水生,徐秀英,符椒燕,徐堇寒.劳动力老龄化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J].林业经济问题,2017,37(3):81-87.
2.丁毅,徐秀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竹林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6,36(3):215-221.
3.梁波,诸炜荣,柳丽娜,张爱良,唐辉. 安吉竹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及供给侧改革分析[J]. 竹子学报,2016,35(4):55-58.
4.易秀琴,沈诗音,董敦义. 浙江安吉县竹产业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基于2010—2015年人力资源招聘信息的实证分析[J]. 世界竹藤通讯,2016,14(2):37-42.
5.邵香君,楼理敏,周菊敏,张有珍,沈振明,陈钢山. 雷竹覆盖砻糠吸放机应用初报[J]. 世界竹藤通讯,2016,14(6):14-18.
6.徐祖祥,祝小祥,徐进,周航,杨文叶. 临安雷竹林施肥现状及问题的分析[J].农学学报,2015,5(5):53-56 .
7.孙晓,庄舜尧,刘国群,李国栋,桂仁意. 集约经营下雷竹林土壤酸化的初步研究[J]. 土壤通报,2010,41(6):1339-1343.
8.朱万泽. 毛竹笋用林的经营方式[J]. 经济林研究,1990,8(2):20.
9.王龙凤,范承芳,梁宽,樊燕,杨光耀,张磊,施建敏. 基于克隆整合特性的劳动节约型竹林采伐新模式探索[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8(6):1110-1118.
10.谭宏超,谭汝强,张翼飞. 3种皆伐方式对毛竹林更新生长的影响[J]. 世界竹藤通讯,2017,15(3):52-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4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再生草生产多花黑麦草种子的方法
- 下一篇:在大棚中的黄瓜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