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控装置及电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4656.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0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民;韩雷;苏俊松;劳力;王扬;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7;H01M10/655;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管 铝塑膜 电池模组 毛细结构 温控装置 单体电池 渗出 电源设备 水汽 模组 温控 虹吸效应 水汽凝结 外部环境 液流通道 液体流通 水接触 子模组 毛细 容置 凝结 应用 | ||
1.一种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子模组,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液冷管、铝塑膜及毛细结构,所述液冷管包括一用于使液体流通的液流通道,
所述液冷管设置在所述多个子模组之间,并与所述子模组中的单体电池接触,以通过容置的液体实现对所述电池模组的温控;
所述铝塑膜设置在所述液冷管上,用于防止由所述液冷管渗出的水汽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
所述毛细结构设置在所述液冷管与所述铝塑膜之间,并与所述液冷管及所述铝塑膜连接,以基于毛细虹吸效应将由所述液冷管渗出的水汽凝结的水沿所述毛细结构导至外部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包括多个温控部及多个弧形连接部,所述多个子模组层叠设置形成所述电池模组,
相邻的所述温控部形成一安装区,所述安装区用于安装所述子模组;
所述弧形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温控部连接,以将相邻的所述温控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设置在所述温控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为线状,
所述毛细结构沿所述温控部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温控部表面;
所述毛细结构相对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温控部相对的两端,以将由所述液冷管渗出的水汽凝结的水导至所述弧形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管壁及第二管壁和相对的第三管壁及第四管壁,
所述第一管壁与所述第二管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管壁与所述第四管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管壁和/或所述第二管壁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所述毛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壁和/或第二管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壁和/或第二管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毛细结构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管壁上和/或第二管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壁及所述第二管壁朝向所述单体电池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的凹槽,
所述第一管壁上的凹槽相对第二管壁上的凹槽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以使所述单体电池在与所述凹槽接触时所述单体电池的正负极在所述凹槽外。
10.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包括电池模组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控装置,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子模组,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多个子模组之间,并与所述子模组中的单体电池接触,以实现对所述电池模组的温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46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