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块状电池电池包直冷非内流热管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5105.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青;刘玉彬;李非凡;苑盟;朱继琛;邓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2;H01M10/6563;H01M10/6569;H01M10/6571;H01M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韩绍君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电池包 喷注孔 微管道 侧带 喷注 热管 热管理结构 块状电池 薄翅片 热管理 流道 直冷 熔化 电池单体 电动汽车 结构实现 紧急时刻 冷却电池 热管换热 热熔塞 预热 流体 主控 安全 保证 | ||
1.一种块状电池电池包直冷非内流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电池单体(1)、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第一侧带喷注孔制冷剂微管道(3)、第二侧带喷注孔制冷剂微管道(20)、第一侧薄翅片(4)、第二侧薄翅片(16)、第一侧制冷剂喷注流道(5)、第二侧制冷剂喷注流道(21)、电池包箱体(9);制冷剂直接与电池单体(1)之间的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换热,实现电池包的预热和冷却,制冷剂在紧急时刻通过热熔塞熔化了的第一侧带喷注孔制冷剂微管道(3)、第二侧带喷注孔制冷剂微管道(20)喷注进入电池包,对电池包进行紧急热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1)布置在电池包结构梁(10)上,电池底部沿宽度方向半侧底面与第二PTC加热模块(15)一侧接触,第二均热风扇模块(14)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二PTC加热模块(15)的另一侧,第二均热风扇模块(14)与电池包箱体(9)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与电池底部另外半侧相通;所述电池单体(1)顶部正负极处第一PTC加热模块(7)、第一均热风扇模块(8)的布置与所述电池单体(1)底部的布置相对,与所述电池单体(1)底部的布置构成一左一右的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1)之间通过电池包结构梁(10)紧紧夹着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第一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3)及第二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20),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从所述电池单体(1)正负极依次往电池单体(1)底部一左一右交叉排布,形成相邻构造,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一端在电池体外部,另一端在电池单体之间并延伸至远离电池体外部热管端的电池侧,所述电池单体(1)之间的扁型热管顶端与最近的电池侧之间留有较小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相邻之间布置第一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3)及第二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20),所述第一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3)及第二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20)成对出现,与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布置方式相同,同相邻的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构成一左一右的交叉排布,远离电池体外部的第一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3)及第二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20)端口与最近电池侧之间的间隙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电池单体(1)正负极最近的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的水力直径最大、伸出电池单体(1)外的部分最长,距离所述电池单体(1)正负极较近的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水力直径较大、伸出电池单体外的部分较长,距离电池单体底部最近的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的水力直径最小、伸出电池单体(1)外的部分最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与第一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3)及第二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管道(20)伸出电池单体的部分通过钎焊与预加工了定位孔的第一侧薄翅片(4)、第二侧薄翅片(16)连接在一起,伸出电池单体(1)的部分越长,与之相连的薄翅片的数量越多,可选地,将相邻的长度相差(2)厘米以内的第一侧扁型热管(2)、第二侧扁型热管(19)与第一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通道(3)、第一侧带喷注孔的制冷剂微通道(20)进行分组,同一组,使用尺寸、数量都相同的薄翅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51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