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超市无人收银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5258.1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4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戴复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泽川智合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7G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市 射频技术 收银管理 粘贴 后台管理模块 在线支付平台 二维码标签 二维码识别 超市收银 单价信息 防盗标签 费用支付 检测模块 模块扫描 商品防盗 消磁模块 运行服务 无人化 顾客 节约 商品价格 道闸 消磁 防盗 购物 劳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超市无人收银管理方法,通过二维码识别模块扫描粘贴在超市内商品上的二维码标签获取商品名称和单价信息,通过后台管理模块计算顾客应支付的费用,并采用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平台完成费用支付,通过设置RFID防盗标签配合RFID检测模块,实现商品防盗功能,通过在超市出口处设置道闸进行保护,顾客在RFID消磁模块对粘贴在商品上的RFID防盗标消磁后方可离开,实现超市收银工作的无人化模式,从而使人类从超市运行服务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可以节约超市运行的成本,并且可以将节约出来的钱让利于消费者,从而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加方便的购物体验和获得更加实惠的商品价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市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收银管理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超市无人收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超市多采用人工收银和人员导购的方式,从而达到为客户提供超市购物的目的。由于以往超市提供的购物方式在购物时存在影响自主性的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对服务快捷化的要求,同时造成超市方人工成本的浪费,影响了商家服务质量。
虽然现在也有少数的无人超市,但这些无人超市智能化程度低,使用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超市无人收银管理方法,实现超市收银工作的无人化模式,从而使人类从超市运行服务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约超市运行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射频技术的超市无人收银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在超市入库的商品上粘贴二维码标签,存储商品的名称和单价信息;
步骤S2,然后在超市入库的商品上粘贴RFID防盗标签,用于超市出口检测,实现商品防盗功能;
步骤S3,顾客购买商品在超市无人收银台,通过二维码识别模块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标签,获取商品的名称和单价信息,上传到后台管理模块;
步骤S4,后台管理模块根据接收的商品名称和单价信息,计算顾客应支付的费用,输出到自助支付模块;
步骤S5,自助支付模块,根据后台管理模块输出的费用数据,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平台完成费用支付;
步骤S6,当顾客支付费用后,自助支付模块输出支付信息到后台管理模块;
步骤S7,当后台管理模块接收到支付信息后,输出消磁信号到RFID消磁模块;
步骤S8,当RFID消磁模块接收到后台管理模块输出的RFID消磁信号后,对粘贴在商品上的RFID防盗标签进行消磁;
步骤S9,顾客离开超市时,RFID检测模块对通过超市出口的商品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有未支付的商品通过,则进行语音提示,若检测到所有商品均已完成支付,则输出打开道闸信号到道闸控制模块;
步骤S10,道闸控制模块接收到打开道闸信号时,控制安装在超市出口的道闸打开,顾客离开超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超市无人收银管理方法,通过二维码识别模块扫描粘贴在超市内商品上的二维码标签获取商品名称和单价信息,通过后台管理模块计算顾客应支付的费用,并采用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平台完成费用支付,通过设置RFID防盗标签配合RFID检测模块,实现商品防盗功能,通过在超市出口处设置道闸进行保护,顾客在RFID消磁模块对粘贴在商品上的RFID防盗标消磁后方可离开,实现超市收银工作的无人化模式,从而使人类从超市运行服务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可以节约超市运行的成本,并且可以将节约出来的钱让利于消费者,从而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加方便的购物体验和获得更加实惠的商品价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泽川智合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泽川智合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52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