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展精加工数控加工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5365.4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3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琴;汪瑞军;王小荣;刘晓琴;罗冠炜;何鹏;林铁松;陈德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荣翔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G05B19/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加工 刀具 数控加工 控制程序 机床 待加工件 编程 常量 安全状态 半精加工 半径设置 参数恢复 尺寸变化 工业应用 加工对象 生产效率 重复编程 初始化 切削 停机 余料 整合 加工 资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精加工数控加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对扩展精加工数控加工控制程序进行初始化,并设置刀具,机床和待加工件的相应参数,根据被加工对象的单边余料厚度,设置每次切削厚度,并计算刀具半径设置值,运行扩展精加工数控加工控制程序,完成对相应待加工件的加工后,将刀具和机床的相应参数恢复至安全状态。本发明实现了将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整合为一个程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当零件尺寸,工艺尺寸和刀具尺寸变化时也能够完全适应,这为企业节省了编程上的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节省了因CAM软件和常量式手工编程的不足所带来的不断重复编程而导致的机床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具有现实的工业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统一起来,并能适应零件形状尺寸,工艺尺寸和刀具半径的变化的数控加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控加工中,一个零件的加工要经过如下几个类型的加工阶段: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这对于数控编程人员而言,分别要编制该零件的粗加工程序、半精加工程序和精加工程序。这种程序通常是通过自动编程或常量式手工编程获得的,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数控加工程序是刚性的,即每一个程序只能面对某一种既定的工况进行加工,而无法适应零件形状尺寸、工艺尺寸、刀具半径和加工类型的变化,只要加工要求或工况发生变化,就要编程人员重新编程以得到适应新情况的数控加工程序。这种为满足三个加工阶段和适应新情况的编程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编程人员的劳动量,增加企业在编程人员配置和培训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使得编程到加工之间的机床停机时间大大增加,从而降低了企业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效率,减小企业利润。因此开发一种能将精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统一起来,并能完全适应零件形状尺寸、工艺尺寸、刀具半径等变化的加工方法成为工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自动编程软件(CAM软件,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如UG、ProE、CATIA、PowerMill、CAXA等功能已经十分强大,能完成非常复杂零件的加工,但是不论自动编程软件何等强大,都存在着一些不足。
现有CAM软件生成的程序无一例外的无法适应加工类型的变化,也无法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统一起来,一个零件的加工,在自动软件上一般要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来获得相应的程序,并且每一个程序对应各自类型的加工。对某一指定的加工程序而言,只能胜任在给定条件下的加工,而无法替换其它程序完成另外的功能和加工类型。
现有的CAM软件获得的程序,是在既定零件形状尺寸的基础上获得的,只能胜任编程过程中给定尺寸零件的加工,一旦现场需求发生变化,譬如零件形状尺寸变大或变小了,则自动编程获得的程序就失效,无法完成形状尺寸发生变化的零件的加工。
工艺尺寸是加工过程中很重要的参数,譬如层高、切入切出圆弧半径等,自动编程获得的程序,工艺尺寸在编程是就已经定好,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已经无法更改程序中的工艺参数,如果要采用新的工艺参数进行加工,则要重新编程。
现有CAM软件获得的程序,是以在编程过程中选择好的刀具尺寸为基础获得的,如果在现场加工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刀具尺寸发生了变化,则原先的程序失效,只能根据新尺寸的刀具进行自动编程。
常量式手工编程是数控技术的基础,但其不足和劣势十分明显,最大的缺点在于,通过常量式手动编程获得的程序毫无适应性可言,不可能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统一起来,也无法适应零件形状尺寸、工艺尺寸等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统一起来,并能适应零件形状尺寸、工艺尺寸和刀具半径的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a:对扩展精加工数控加工控制方法进行初始化,设置被加工对象的形状尺寸参数,刀具实际半径值,以及被加工对象的工艺尺寸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荣翔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州荣翔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5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