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小麦专用叶面喷施药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6054.X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小麦 专用叶面 施药 十二烷基硫酸钠 原料重量百分比 农药技术领域 磷酸二氢钾 组合物制备 复硝酚钠 原料组成 烯效唑 吡虫啉 硼砂 收率 尿素 增产 小麦 转化 | ||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小麦专用叶面喷施药肥。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尿素42%、磷酸二氢钾42%、吡虫啉3%、烯效唑3%、增产灵2%、复硝酚钠1%、硼砂1%、K12(十二烷基硫酸钠)2%,填料占总重量的4%。所述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投入的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收率高,无三废产生。所述组合物能有效的提高小麦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生长并可防治蚜虫的新型小麦专用叶面喷施药肥。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历史悠久。目前,主要种植区域为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四川、陕西等等省市,种植面积每年达2000万公顷以上,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来我国就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已经迫在眉睫。
对于小麦来说,返青到拨节这段时期,是其生长和高产稳产的关键时期,这时的科学管理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水肥及病虫害防治往往分别实施,费时费力,还达不到综合平衡的作用。
基于上述原因,发明一种促进生长并可防治蚜虫的新型小麦专用叶面喷施药肥,应用于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实现小麦丰产,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使用安全的、可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新型小麦专用叶面喷施药肥,该叶面喷施药肥可明显的增加小麦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小麦专用叶面喷施药肥,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尿素42%、磷酸二氢钾42%、吡虫啉3%、烯效唑3%、增产灵2%、复硝酚钠1%、硼砂1%、K12(十二烷基硫酸钠)2%、硅藻土补足100%。
本发明中,所述的尿素作用是提供小麦返青至拨节生长期必须的氮肥;磷酸二氢钾提供磷肥和钾肥;吡虫啉可有效地防治小麦返青至拨节生长期容易发生的麦蚜害虫;烯效唑、增产灵、复硝酚钠、硼砂为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达到刺激生长、有利于灌浆、增加产量的目的,同时烯效唑还有防治此期间小麦病害的作用;K12(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润湿、渗透助剂,有利于小麦吸收药肥成分,硅藻土为填料。
吡虫啉、烯效唑、增产灵、复硝酚钠相关数据:
吡虫啉(imidacloprid)
1-(6-氯-3-吡啶甲基)-N-硝基-2-咪唑啉亚胺
吡虫啉又名咪蚜胺、吡虫灵,商品名蚜虱净、扑虱蚜、大功臣、灭虫精、一遍净、益达胺、比丹、高巧、康福多、一扫净;第一个新型、高效、低毒、内吸性强、持效期长、低残留、广谱性烟碱类杀虫剂,德国拜耳公司和日本特殊农药株式会社共同研究开发,1991年投入市场;能够防治大多数重要的农业害虫,特别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高效,如水稻上的叶蝉、飞虱、桃蚜、蓟马、象甲等等。
纯品吡虫啉为白色结晶,m.p.143.8℃;溶解性(20℃, g/l):水0.51,甲苯0.5~1,甲醇10,二氯甲烷50~100,乙腈20~50,丙酮20~50。
吡虫啉原药急性LD50(mg/kg):大白鼠经口681(雄)、825(雌),经皮>2000;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烯效唑(Uniconazole)
分子式及分子量 C15H18ClN3O 291.78
CAS登录号 83657-1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60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有机肥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辣椒种植土壤调理肥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