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缸缸盖的开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6243.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成;史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光越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B65D90/6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固定盒 压杆 开合机构 真空缸体 自身轴线 动力件 铰接处 腰型孔 真空缸 转轴 缸盖连接 空间位置 连杆机构 竖直平面 竖直状态 同一空间 装配连接 气密性 铰接 竖向 输出 合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缸缸盖的开合机构,包括缸盖,位于真空缸体的上方;固定盒,位于缸盖上方且空间位置固定;连杆机构,由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构成,第一连杆在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盒连接,第二连杆在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竖直状态的压杆与缸盖连接,压杆自身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自身轴线位于同一空间竖直平面内;动力件,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连接,动力件输出沿直线的往复运动力,从而改变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相互夹角大小;固定盒上设有竖向的腰型孔,第二连杆与压杆的铰接处与腰型孔装配连接。采用此发明实现缸盖与真空缸体的快速开合并提高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连杆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缸缸盖的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纳米压印领域也会应用凹AB胶,AB胶先在缸体内混合均匀后还需进过抽气作用,可以将胶水中混合的气泡抽除,那就需要对缸体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中对真空缸的密封是对缸盖的一圈通过螺栓连接,需要人工对每个螺栓进行锁紧或拆除,效率低下,也容易出现局部锁紧不牢的情况,从而影响真空缸的抽真空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缸缸盖的开合机构,实现缸盖与真空缸体的快速开合并提高气密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缸缸盖的开合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缸缸盖的开合机构,包括:缸盖,位于真空缸体的上方;固定盒,位于缸盖上方且空间位置固定;连杆机构,由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构成,第一连杆在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盒连接,第二连杆在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竖直状态的压杆与缸盖连接,压杆自身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自身轴线位于同一空间竖直平面内;动力件,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连接,动力件输出沿直线的往复运动力,从而改变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相互夹角大小;固定盒上设有竖向的腰型孔,第二连杆与压杆的铰接处与腰型孔装配连接,同时具备沿腰型孔长度方向的竖向往复平移自由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便快捷的缸盖下压密封、上抬打开的机构,提高真空缸的开合效率,直接将缸盖与真空缸体利用大压力扣合在一起,保证缸盖与真空缸体的气密性,保证真空缸内抽真空作业的完成。又由于连杆机构分力的原因,动力件可以输出较小的力,连杆便可以向下施加较大的力。最后真空缸与缸盖的相互作用力很大,当连杆最后呈竖直平角状态时达到死点,压紧力取决于连杆本身材质的结构抗压强度。竖向的腰型孔可以保证压杆的上端始终在一竖直直线内运动,防止压杆歪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动力件为气缸,气缸通过气缸伸缩臂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连接,气缸通过第二转轴与固定盒固定,气缸具备绕第二转轴的转动自由度,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方向平行且不重合于同一空间竖直平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缸由一个转轴固定,使得气缸也具备在竖直平面内一定的转动自由度,以适应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处空间位置在运动中的变化。气缸固定的位置离第一转轴竖向位置远,对固定盒的横向形变作用少。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固定盒由五块矩形板相互垂直固定而成,固定盒围成一个具备开口的长方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腰型孔位于长方体的内部空腔内,气缸设于固定盒的开口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盒五块矩形板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构成了一个结构稳固的支撑机构,以适应连杆在内部的强大作用力。开口处同时又为大尺寸的气缸提供了安装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接的固定盒的两块矩形板上同时由两根连接柱连接,连接柱的自身轴线方向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自身轴线方向平行,两根连接柱重合于同一空间竖直平面,连接柱所在空间高度低于第一转轴所在空间高度且高于腰型孔的最低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光越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光越微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6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衬四氟乙烯储罐
- 下一篇:一种工业垃圾放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