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7022.1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岚皋县御口韵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7254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茶叶 烘干 揉捻 提香 发酵 萎凋 制作 精选 烘干机 揉捻机 密闭 放入 嫩叶 鲜叶 叶片 破碎 采摘 取出 损伤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1)鲜叶:采摘时避免损伤嫩叶;萎调:初次萎凋和二次萎凋;揉捻:将萎调完成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发酵:在密闭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烘干:将揉捻完成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0‑30分钟;精选:将破碎的叶片以及有损的茶叶取出;提香:用烘干机对精选出来的茶叶进行提香,温度控制为90℃,提香时间为2‑4小时,本发明制作的红茶色泽乌黑油润,全面提升了红茶在色、香和口感上的品质,其产品质量等级高,可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品味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作领域,更特别地是涉及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根据国内、国外茶叶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优质、嫩度较好的夏秋季茶鲜叶为原料,红茶的制备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处理,使得绿叶变成暗红色而得。传统工艺制成的红茶容易造成茶叶口感酸涩,滋味过浓,汤色发暗,叶底乌黑黯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鲜茶叶制作方法,向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优质化、时尚化红茶产品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摘取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采摘时避免损伤嫩叶;
(2)萎调:初次萎凋:将鲜茶叶摊平铺放在萎凋槽上进行萎凋,直至含水量为60-65%、青叶气味基本消失;二次萎凋:将初次萎凋后的茶鲜叶放于光照强度、通风强的室外中晾晒至叶面无光、叶质松软并具有青香味,再移入室内阴凉处,至含水量为50-55%,两次萎调的时间为15-18小时;
(3)揉捻:将萎调完成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
(4)发酵:在密闭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用锅炉产生热蒸汽并将热蒸汽喷入所述发酵室内,使发酵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8-35度,湿度控制在90-100度,发酵4-6小时。
(5)烘干:将发酵完成后的茶叶进行烘干,放置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时间为20-30分钟;
(6)精选:将坡碎的叶片以及有损的茶叶取出;
(7)提香:用烘干机对精选出来的茶叶进行提香,温度控制为90℃,提香时间为2-4小时。
进一步方案为,
所述步骤(3)中揉捻时间为1-1.5小时。
进一步方案为,
所述步骤(5)中烘干是在11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的。
优选的方案为,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摘取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采摘时避免损伤嫩叶;
(2)萎调:初次萎凋:将鲜茶叶摊平铺放在萎凋槽上进行萎凋,直至含水量为60%、青叶气味基本消失;二次萎凋:将初次萎凋后的茶鲜叶放于光照强度、通风强的室外中晾晒至叶面无光、叶质松软并具有青香味,再移入室内阴凉处,至含水量为50%,两次萎调的时间为15小时。
(3)揉捻:将萎调完成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时长一般在1小时;
(4)发酵:在密闭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用锅炉产生热蒸汽并将热蒸汽喷入所述发酵室内,使发酵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0度,湿度控制在95度,发酵5小时。
(5)烘干:将发酵完成后的茶叶进行烘干,放置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时间为2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岚皋县御口韵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岚皋县御口韵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7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提高紫红芽茶树品种红茶品质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