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保护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024.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卢科军;周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3/14 | 分类号: | H01H83/14;H01H7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2016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保护单元 短路保护 互感器 操作机构 漏电保护断路器 过载保护单元 断路器 降低生产 漏电保护 载流能力 手柄 脱扣器 有效地 与操作 体内 制造 保证 | ||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包括断路器以及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内的手柄、操作机构、过载保护单元和短路保护单元,还包括漏电保护单元,漏电保护单元和短路保护单元与操作机构对应设置位于操作机构的一侧,过载保护单元设置在操作机构的另一侧,漏电保护单元包括互感器和脱扣器,互感器设置在短路保护单元的下方,通过将漏电保护单元的互感器与设置在短路保护单元的下方,不仅可以在保证载流能力和空间尺寸的基础上,实现增加漏电保护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保护断路器广泛使用在工业、商业、民用住宅等领域,当线路出现漏电、过载、短路时,漏电保护断路器能在规定的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切断故障电源、保护人身及用电设备的安全,现有的漏电保护断路器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1)拼装式的漏电保护断路器:由带有过载和短路保护的断路器与漏电保护模块拼接组成,但是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2)不带保护极的漏电保护断路器:随着断路器的小型化趋势,现有技术将漏电保护模块设置于不带保护极的N极断路器内,不带保护极的断路器极仅具有可断开的断点,不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对线路保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3)带保护极的漏电保护断路器:将漏电保护模块设置在带保护极的断路器中,增加漏电保护功能,为了满足现有模数尺寸,漏电保护模块通常会设置在断路器的接线端子与短路保护单元之间,或接线端子和过载保护单元之间,为了满足漏电保护模块安装位置要求,往往需要增加外壳长度,为断路器增加漏电保护功能带来一定的技术瓶颈。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保护极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漏电保护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包括断路器以及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内的手柄110、操作机构120、过载保护单元140和短路保护单元150,还包括漏电保护单元,漏电保护单元和短路保护单元150与操作机构120对应设置位于操作机构120的一侧,过载保护单元140设置在操作机构120的另一侧,漏电保护单元包括互感器210和脱扣器220,互感器210设置在短路保护单元150的下方。
可选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断路器,多个断路器通过联动机构连接,在其中一个断路器的壳体内设置漏电保护单元,所有断路器的主回路导线均穿过漏电保护单元的互感器210。
可选的,其中一个断路器的壳体内设有测试机构,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按钮310、测试弹簧320和导电板330,所述测试按钮310设置于两个断路器的操作机构120之间,测试弹簧320和导电板330间隔设置,测试按钮310与测试弹簧320的一端相对设置能够带动测试弹簧320的一端与导电板330的一端接触导通测试回路,所述测试回路穿过互感器210,且测试弹簧320和导电板33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不同的断路器的主回路上,并且测试弹簧320和导电板330与各自断路器的主回路的连接点分别位于互感器210的前端和后端。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成筒形的线圈骨架,短路保护单元150包括套在线圈骨架外侧的短路保护线圈153,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内侧与短路保护线圈153配合的短路保护铁芯154和与短路保护铁芯154配合的推杆155,短路保护线圈153在短路时驱动短路保护铁芯154带动推杆155推动操作机构120解锁;所述脱扣器220包括套在线圈骨架外并位于短路保护线圈153一侧的漏电保护线圈222,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内侧的中间铁芯223,中间铁芯223与漏电保护线圈222和推杆155配合,推杆155中部与中间铁芯223限位配合且一端穿过中间铁芯223与短路保护铁芯154连接配合,漏电时漏电保护线圈222驱动中间铁芯223带动推杆155推动操作机构120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