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治理丝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8436.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6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李昊伦;韩铭;张悦;董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J35/04;C02F1/30;B01D53/86;B01D53/4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陈铮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治理 丝网 制备 方法 | ||
一种污染治理丝网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污染净化材料领域,该方法工艺步骤如下:配制铝钛溶液:以无水乙醇、异丙醇、表面活性剂Span60制备溶液A,再加入钛酸异丙酯和异丙醇铝,搅拌形成铝钛溶液;配制氯化钐溶液:以去离子水和氯化钐形成溶液B,再加入异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形成氯化钐溶液;石棉丝网覆膜:将氯化钐溶液和铝钛溶液搅拌形成溶液C,滴在石棉丝网上,经陈化、干燥、煅烧、冷却,制得污染治理丝网。可用于空气和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和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净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治理丝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问题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大气和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净化。网状材料在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中有重要作用,此种材料可以在大气和水的流动状态下去除污染物,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污染处理材料。网状材料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通常来自于过滤截留和吸附两方面,尤其对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依靠吸附净化,包括人们特别关注的甲醛、芳烃等可挥发性有机物。然而,此种净化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存在吸附饱和现象,网状材料在吸附有机污染物饱和后即不再继续发挥作用。目前一般是采用再生的方式使网状材料上吸附的污染物再脱附出来,从而释放材料有效的吸附表面。然而这一过程必须中断污染净化过程以便更换材料,同时吸附-再生循环过程会降低材料的吸附容量,往往几次再生后就会严重减弱材料的吸附容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可行的办法是使网状材料不仅具有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吸附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分解成CO2和水,从而使其具有持续不断的吸附能力而不需再生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污染治理丝网的制备方法,可用于水和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治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染治理丝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步骤1:配制铝钛溶液
1.1 在500mL烧杯中依次加入210~270mL无水乙醇、50~60mL异丙醇、5~9g表面活性剂Span60,在常温下搅拌形成溶液A;
1.2 向溶液A中分别加入19~22mL钛酸异丙酯和10~15g异丙醇铝,充分搅拌形成透明溶液,即铝钛溶液;
步骤2:配制氯化钐溶液
2.1 在100mL烧杯中加入35~45mL去离子水和7~11g氯化钐,在室温下搅拌形成溶液B;
2.2 在溶液B中加入20~26mL异丙醇、2~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形成透明溶液,即氯化钐溶液。
步骤3:石棉丝网覆膜
3.1 将上述氯化钐溶液加入至盛有铝钛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
3.2 将边长5cm的正方形石棉丝网铺在定量滤纸上,将溶液C滴在石棉丝网上至将丝网完全覆盖,在空气中陈化2h;
3.3 将上述石棉丝网和定量滤纸一起在110℃干燥10h;
3.4 将干燥的石棉丝网和定量滤纸在710~920℃煅烧2~5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制得污染治理丝网。
所用石棉丝网为由直径0.5~2mm石棉丝编织而成的方格状网,石棉丝间距2~8mm。
所述各种化学原料都为纯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4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