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警示车体入场安检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916.2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袁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丽萍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筒 活动杆 底端 立柱 摄像头 螺栓 支撑臂 螺孔 停车场 等间距设置 固定筒外壁 底座连接 方便调节 识别装置 螺孔沿 外侧壁 限位孔 安检 车体 底座 杆壁 警示 内嵌 位孔 轴向 倒塌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LED警示车体入场安检识别装置,包括立柱、摄像头、底座,所述立柱包括活动杆和固定筒,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摄像头底端连接、底端可在固定筒内活动,固定筒的底端与底座连接;在活动杆的杆壁上开有若干个螺孔,若干个螺孔沿活动杆的轴向等间距设置,在固定筒的顶部外侧壁上固定有一个支撑臂,在支撑臂上开有限位孔,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限位孔与任一螺孔固定;在固定筒外壁上还内嵌有LED警示灯牌。本发明可方便调节识别桩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停车场以及所拍车辆的需求,且该识别桩调节高度后稳定性较高;同时还可解决现有的停车场识别桩在远方不容易被识别,导致立柱倒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牌识别装置,具体涉及LED警示车体入场安检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车牌识别系统技术的成熟开始受到市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停车场出入口系统中。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停车场识别桩(即车牌扫描装置),包括车牌识别摄像机、立柱,车牌识别摄像机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无线网将拍摄的车牌信息传输给监控端。停车场识别桩一般设置在车辆过往通道旁边,现有的识别桩高度都一定,但是车辆类型都不一样,在大货车或大客车专用停车场中,还需要对停车场识别桩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便更好的拍摄到整个车带有车牌的全貌。
另外,由于停车场通道光线一般较暗,停车场识别桩在远方不容易被识别,导致有些司机操作失误,会不小心撞到桩体上,导致立柱倒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LED警示车体入场安检识别装置,该装置可方便调节识别桩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停车场以及所拍车辆的需求,且该识别桩调节高度后稳定性较高;同时还可解决现有的停车场识别桩在远方不容易被识别,导致立柱倒塌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LED警示车体入场安检识别装置,包括立柱、摄像头、底座,所述立柱包括活动杆和固定筒,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摄像头底端连接、底端可在固定筒内活动,固定筒的底端与底座连接;在活动杆的杆壁上开有若干个螺孔,若干个螺孔沿活动杆的轴向等间距设置,在固定筒的顶部外侧壁上固定有一个支撑臂,在支撑臂上开有限位孔,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限位孔与任一螺孔固定;在固定筒外壁上还内嵌有LED警示灯牌,所述LED警示灯牌、摄像头均通过导线与底座内的可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开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与可充电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凹槽口通过卡扣连接;,在底座的下底面还焊接有多个钢筋条,所述钢筋条的轴线与立柱的轴线平行。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对现有的识别桩的立柱结构进行改进,通过活动杆和固定筒将整个识别桩设计为高度可调结构,通过改变活动杆置于固定筒外的长度即可改变整个识别桩的高度;由于在活动杆设置了多个螺孔,稳定某高度时,将该高度对应的螺孔与限位孔固定,然后采用螺栓穿过限位孔与该螺孔固定即可。这种结构相比现有的雨水式伸缩杆,其结构更加简单,不用于出现卡死等现象。然后在固定筒外壁上内嵌LED警示灯牌,LED警示灯牌可显示警示字体,提醒远方来的车辆注意,使其提前降低速度,避免意外发生。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识别桩安装位置受供电电源的限制,需要外接电源线,其适用安装位置范围较窄,而本发明采用可充电电池作为供电电源,使得断电时,本发明的桩体仍可使用,且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实用性较强。另外,在有电源线的情况下,本发明可对整个桩体持续充电,充满后主要由市电供电;当断电时,由可充电电池剩余电量供电,保证了本装置可持续使用。凹槽和盖板的设置可很好对充电接口进行保护。本发明采用钢筋条作为安装机构,在地面上开多个与钢筋条匹配的插孔,将钢筋条插入插孔内即可,这样可解决现有的桩体一般直接放在地面上,其受到撞击时非常容易倒塌,导致摄像头受损的问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LED警示车体入场安检识别装置,可方便调节识别桩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停车场以及所拍车辆的需求,且该识别桩调节高度后稳定性较高;同时利用钢筋条与地面固定,使得整个装置稳定性更强,不易受撞倒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丽萍,未经袁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