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沥青胶浆的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986.8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肖护兵;郭兆民;张玉贞;徐萌;柳卫军;李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一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混合料 制备 沥青胶浆 混合料 矿粉 沥青胶结料 强制搅拌 加热 生产周期 成品沥青 道路工程 低温性能 高温性能 疲劳寿命 水稳定性 拌和机 传统的 粗集料 细集料 粘聚力 沥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沥青胶浆的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沥青胶浆制备沥青混合料的方法。具体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强制搅拌状态下,将加热后的矿粉、沥青胶结料依次加入到拌和机中搅拌,制备成沥青胶浆;(2):向(1)所制备的沥青胶浆中投入加热后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强制搅拌,即得到成品沥青混合料。本方法无论对于传统的沥青混合料,还是对于沥青胶结料粘度高、矿粉用量大的特殊沥青混合料,皆可实现矿粉与沥青均匀的分布于混合料中,混合料内部的粘聚力、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寿命均优于采用传统方法,且大幅缩短了沥青混合料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沥青胶浆制备沥青混合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投入,截止2016年底,我国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总历程达到1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沥青路面具有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好、施工速度快、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
沥青混合料传统的拌和方法有两类,第一类是将加热后的粗细集料加入拌和缸中干拌3-5s,然后喷入热沥青继续搅拌5-10s,最后加入矿粉搅拌10-20s即可;第二类是将加热后的粗细集料和矿粉同时加入拌和缸中干拌3-5s,然后喷入热沥青继续搅拌15-30s即可。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沥青路面的功能多样性和整体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及特种沥青被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这些高粘度的沥青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目前高速公路建设的需求,对于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沥青胶结料粘度大,在采用传统方法拌制沥青混合料过程中很难与大量的矿粉在有限的拌和时间内混合均匀,混合料中局部矿粉团结,局部矿粉缺失,从而严重影响混合料内部的粘聚性,造成早期沥青路面在雨水作用下易出现矿粉析出,形成白色的浆状物附着在路表,泛白处继续发展就会出现路面松散、脱落和抗曹等结构性病害。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探求一种针对沥青胶结料粘度高、矿粉用大的混合料制备新方法,以适应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对沥青混合料的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沥青混合料传统拌和方法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沥青胶浆的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先是将矿粉和沥青胶结料进行充分的强制搅拌,制备成均匀的沥青胶浆;然后将沥青胶浆与粗、细集料在特殊条件下拌和,从而形成沥青混合料。本方法无论对于传统的沥青混合料,还是对于沥青胶结料粘度高、矿粉用量大的特殊沥青混合料,皆可实现矿粉与沥青均匀的分布于混合料中,混合料内部的粘聚力、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寿命均优于采用传统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强制搅拌状态下,将加热后的矿粉、沥青胶结料依次加入到拌和机中,搅拌时间为10s-200s,制备成沥青胶浆。所述矿粉为石灰岩矿粉,矿粉加热温度为20℃-180℃;所述沥青胶结料为重交道路石油沥青、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及复合改性沥青中的一种;所述矿粉占沥青胶浆的质量百分比为48.9%-63.6%、沥青占沥青胶浆的质量百分比为36.4%-51.1%,总质量为100%;所述拌和机为振动式搅拌机或传统间歇式搅拌机的一种。
(2)向步骤(1)所制备的沥青胶浆中投入加热后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强制搅拌10s-40s,既得到成品沥青混合料。所述粗集料和细集料为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等路用碎石,质量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所述粗集料、细集料的加热温度为150℃-220℃;所述沥青胶浆占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为6.1%-16.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一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一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