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990.4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鼎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83/04;C08K3/34;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聚乙烯 聚乙烯粉 表面活性剂 二氧化钛 氢氧化铁溶胶 聚乙烯材料 量子点 耐冲击 乙醇 硅橡胶 聚乙烯 油酸 硅酸四乙酯 钛酸四丁酯 二氧化锆 乙酸亚铁 硅酸钠 偶联剂 乙酸铵 制备 | ||
1.一种耐冲击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聚乙烯粉、溶胶改性聚乙烯粉、量子点改性聚乙烯粉,所述的聚乙烯粉、溶胶改性聚乙烯粉、量子点改性聚乙烯粉的质量份数比为80:19~36:8~19,其中,所述的聚乙烯粉由聚乙烯、晶红石型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反应制得,所述的聚乙烯、晶红石型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的质量份数比为77:15~27:4~13,所述的溶胶改性聚乙烯粉由聚乙烯粉、二氧化钛/氢氧化铁溶胶、硅橡胶RBB-2881和KH-550偶联剂反应制得,所述的聚乙烯粉、二氧化钛/氢氧化铁溶胶、硅橡胶RBB-2881和KH-550偶联剂的质量份数比为69:38~50:1~5:0.5~2,所述的二氧化钛/氢氧化铁溶胶由钛酸四丁酯、水、乙醇、AEO15表面活性剂、AEO30表面活性剂、乙酸亚铁和AEO3表面活性剂反应制得,所述的钛酸四丁酯、水、乙醇、AEO15表面活性剂、AEO30表面活性剂、乙酸亚铁和AEO3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份数比为80:3~6:85~100:1~3:0.6~2:9~16:0.5~2,所述的量子点改性聚乙烯粉由聚乙烯粉、硅酸钠、乙醇、水、硅酸四乙酯、乙酸铵和油酸反应制得,所述的聚乙烯粉、硅酸钠、乙醇、水、硅酸四乙酯、乙酸铵和油酸的质量份数比为68:15~22:57~66:2~7:7~15:18~25: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冲击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冲击聚乙烯材料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的:(1)、将聚乙烯粉、硅酸钠和乙酸铵按照质量份数比为68:15~22:18~25加入到球磨机中,筒体转速为15~21r/min,维持体系温度23~32℃条件下反应30min,将物料和质量份数比为57~66:2~7:7~15:1~4的乙醇、水、硅酸四乙酯和油酸的混合物添加至水热反应釜中,维持体系温度126~143 ℃条件下反应32~45min,将水热反应釜温度升温至165℃热处理30min,产物经过滤、500mL水振荡洗涤2次、500mL乙醇振荡洗涤3次,于69℃、-0.07MPa真空干燥6min,粉碎,得到量子点改性聚乙烯粉;(2)、将钛酸四丁酯、水、乙醇、AEO15表面活性剂、AEO30表面活性剂、乙酸亚铁和AEO3表面活性剂按照质量份数比为80:3~6:85~100:1~3:0.6~2:9~16:0.5~2添加至反应釜中,搅拌速度为152~173r/min,维持体系温度33~40 ℃条件下反应1~3h,将物料转移至超声波反应器中,超声波频率为28~30KHz,超声温度为43~52℃,超声反应时间为30~48min,得到二氧化钛/氢氧化铁溶胶;(3)、将聚乙烯粉、二氧化钛/氢氧化铁溶胶、硅橡胶RBB-2881和KH-550偶联剂按照质量份数比为69:38~50:1~5:0.5~2加入到水热反应釜中,维持体系温度39~50 ℃条件下反应25~32min,将水热反应釜温度升温至85℃,维持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50min,将水热反应釜温度升温至125℃,维持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1.5h,产物经过滤、65℃、-0.06MPa真空干燥15min,即得到溶胶改性聚乙烯粉;(4)、将聚乙烯、晶红石型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按照质量份数比为77:15~27:4~13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将物料转移至高速混合机中,用高速混合机在温度173~185℃混合反应2~5min,用挤出机在温度175~186℃挤出造粒,粉碎,即得到聚乙烯粉;(5)、将聚乙烯粉、溶胶改性聚乙烯粉、量子点改性聚乙烯粉按照质量份数比为80:19~36:8~19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用高速混合机在温度179~188℃混合反应1~4min,用挤出机在温度179~194℃挤出造粒,即得到耐冲击聚乙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鼎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鼎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9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