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核桃蒲壳甾醇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0219.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2 | 分类号: | A61K36/52;A61P29/00;A61P3/06;A61P17/02;A61P1/02;A61P35/00;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核桃蒲壳 甾醇 山核桃 超临界CO2萃取 低温烘干 减压分离 粗粉碎 分离釜 萃取釜 萃取物 浸没 产率 液氮 萃取 装入 流出 新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山核桃蒲壳中提取甾醇的方法,属于甾醇提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新鲜的山核桃蒲壳粗粉碎,然后装入筛蓝中并整体浸没到液氮中处理,如此反复2‑3次;(2)将步骤(1)中的山核桃低温烘干、粉碎得到山核桃蒲壳粉末;(3)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山核桃蒲壳粉末进行萃取;(4)含有萃取物的CO2从萃取釜中流出,进入分离釜进行减压分离,得到山核桃蒲壳甾醇。本发明提供的山核桃蒲壳甾醇的提取方法,避免考虑山核桃蒲壳提取过程中甾醇的损失,提高了山核桃蒲壳中提取甾醇的品质和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取天然植物甾醇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山核桃蒲壳甾醇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甾醇是一种以环戊烷多氢菲为骨架的三萜类化合物。植物中甾醇以游离态和结合态形式存在,天然植物中甾醇类种类繁多,主要包括β-谷甾醇、豆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四种无甲基甾醇。植物中甾醇类植物具有消炎、降血脂、抗溃疡和防治癌症的功效。
山核桃,又名“小胡桃”,我国主要分布于浙皖两地。目前仅浙江省山核桃种植面积就超过70万亩,产量达到8000余吨,每年因山核桃产生的蒲壳达3万余吨,目前尚未找到合理科学的处理方法,如能利用山核桃蒲壳资源,从中提取甾醇,既能变废为宝,又能提高山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甾醇提取工艺中主要有水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直接水蒸气蒸馏、微波辅助萃取工艺,而超声波萃取工艺和半仿生提取技术在企业精油提取研究中应用较少。水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组分的改变,从而改变整个香味轮廓,并且常常损失头香,产品失去新鲜感,溶剂残留的污染也难以避免。而超临界CO2的CO2流体对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溶解度效应上的新分离技术。该技术对于传统分离方法难以解决的大分子量、热敏性或化学不稳定物质的分离具有独特的优点,因而在食品、香料、医药、化工等领域收到广泛的重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山核桃蒲壳甾醇的提取方法,避免在山核桃处理中有效成分的流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才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山核桃蒲壳甾醇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的山核桃蒲壳粗粉碎并浸水,然后装入筛蓝中并整体浸没到液氮中30-60min,然后提起并置于室温下5-10min,然后再将将筛蓝整体浸没到液氮中30-60min,如此反复2-3次;
(2)将步骤(1)中的山核桃蒲壳低温烘干、粉碎、过5-30目筛,得到山核桃蒲壳粉末;
(3)将山核桃蒲壳粉末与溶剂混合均匀后置入萃取釜中,向萃取釜中通入超临界CO2,控制萃取釜温度为40-50℃,萃取压力为30-45Mpa;
(4)含有萃取物的CO2从萃取釜中流出,进入分离釜进行减压分离,得到山核桃蒲壳甾醇。
通过将富含水的山核桃蒲壳浸没到低温的液氮中,细胞液中的水结冰,体积变大并刺破细胞壁,促使山核桃细胞中的有效成分析出,然后在低温的条件下进行烘干,确保了山核桃中有效成分不会流失。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低温真空烘干的工艺为:将艾草交错堆码在真空干燥箱中,控制真空度为0.009-0.36Mpa,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0-52℃。
优选的,所述的山核桃蒲壳烘干至含水率为5%以下。
根据本发明,为了进一步的将山核桃中有效成分析出,本发明中的山核桃蒲壳粉末植入萃取釜之前与0.01-0.08倍重的生物酶充分拌匀并静置30-60min,通过生物酶对山核桃蒲壳细胞壁进行分解,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的生物酶为β-葡萄苷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为了便于后续去除溶剂,本发明所述的溶剂为低沸点溶剂,优选的,所述的溶剂为丙酮、乙醇、甲醇和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