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0324.4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1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G06F16/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异常 检测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数据源信息,其中,数据源信息包括至少一种数据库的地址;利用自适应优化后的聚类模型对数据源信息中的不同数据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发送异常提示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异常检测比较被动和滞后的问题,实现了从数据源头对数据进行主动与及时地检测,改善了数据质量管理的被动局面,减轻了数据纠错难度,并且该方法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具有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商务平台中,其中,高质量的数据是数据挖掘有效性的基本保证。企业的数据质量与业务绩效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质量较差的数据往往会对数据分析产生误导作用,从而影响重大商业决策的正确性。
然而,期望完美的数据是不现实的。由于人的错误输入、IT系统的快速迭代以及业务的不断变化都可能导致数据异常问题。此外,数据挖掘用户作为数据的使用方,往往不能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只能为了某一使用目的进行数据的收集。
现有技术中,对数据质量的检测,通常是依赖数据挖掘人员在使用数据过程中发现数据问题,向数据质量管理人员及时反馈该问题,然后由数据质量管理方对异常数据进行纠正。这种被动的人工反馈方式,一方面不能实现及时的数据检测,另一方面会增加数据纠错的难度,例如,回溯源头数据需要跨越更多的系统,或者由于业务的快速变更源头数据已经不复存在,根本无法进行处理,从而导致企业的数据价值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异常检测比较被动和滞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的数据源信息,其中,所述数据源信息包括至少一种数据库的地址;
利用自适应优化后的聚类模型对所述数据源信息中的不同数据进行检测;
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发送异常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异常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的数据源信息,其中,所述数据源信息包括至少一种数据库的地址;
数据检测模块,用于利用自适应优化后的聚类模型对所述数据源信息中的不同数据进行检测;
结果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发送异常提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待检测的数据源信息,其中,数据源信息包括至少一种数据库的地址,利用自适应优化后的聚类模型对数据源信息中的不同数据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发送异常提示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异常检测比较被动和滞后的问题,实现了从数据源头对数据进行主动与及时地检测,改善了数据质量管理的被动局面,减轻了数据纠错难度,并且该方法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具有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备份数据还原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