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热镀锌工装挂具内循环的车间及挂具的内循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0586.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戴海峰;李高峰;尚文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具 地轨车 内循环 热镀锌 双工位 工装 封闭 生产车间 行车 车间 出料 工位 托架 转运 安全隐患 底层车架 后处理区 内部循环 起吊装置 生产效率 托架表面 原路返回 分隔板 挂料区 前处理 容置箱 入口处 镀锌 空载 支撑 重载 出口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热镀锌工装挂具内循环的车间及挂具的内循环方法,生产车间本体上方对应前处理挂料区、热镀锌区和后处理区分别设有行车Ⅰ、行车Ⅱ、行车Ⅲ,封闭间区中设有封闭间,封闭间入口处设有双工位进料地轨车,封闭间出口设有双工位出料地轨车,封闭间区上方设有起吊装置;双工位进料地轨车和双工位出料地轨车的底层车架的两端设有行走支撑部,行走支撑部包括容置箱和托架,托架表面中部的分隔板将托架分为重载工位和空载工位。本发明利用各工序之间的配合、采用原路返回的转运方式实现了热镀锌工装挂具在镀锌生产车间的内部循环;避免了工装挂具的长距离、跨车间转运,提高了挂具的周转率和生产效率,也减少了成本、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间及挂具的内循环方法,具体是一种方便热镀锌工装挂具内循环的车间及挂具的内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在非连续批量热镀锌加工处理行业,为保证热镀锌生产的顺利实施,通常需要使用热镀锌专用的工装挂具,将待加工工件挂在工装挂具上、并通过行车直接转运到热镀锌区域进行处理。因制造成本及反复使用的要求,需要使工装挂具在镀锌生产过程中不断循环,即把空的工装挂具及时运回吊挂新的待加工工件。目前,行业普遍采用将工装挂具生产线外循环的方式,即工装挂具在镀锌生产车间使用,然后经过镀锌生产车间外部增设的辅助车间转移回到镀锌生产车间再次使用,采用这样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工装挂具需要经过长距离、跨车间的转运,回程距离很长、周转率很低;由于周转率很低,直接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增设的辅助车间增加了车间建设成本投入,且扩大的生产区域增加了生产管理投入成本,回程距离长、工装挂具经过的区域较大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热镀锌工装挂具内循环的车间及挂具的内循环方法,车间中的工装挂具不需要经过长距离、跨车间的转运,可以提升周转率和生产效率;且能够降低车间建设和管理投入成本、降低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热镀锌工装挂具内循环的车间,包括生产车间本体,所述生产车间本体中包括依次布置的前处理挂料区、封闭间区、热镀锌区和后处理区,所述生产车间本体上方对应前处理挂料区、热镀锌区和后处理区分别设有行车Ⅰ、行车Ⅱ、行车Ⅲ,所述封闭间区中设有封闭间,所述封闭间入口处设有双工位进料地轨车,封闭间出口处设有双工位出料地轨车,且封闭间区上方设有起吊装置;所述双工位进料地轨车和双工位出料地轨车的结构相同,包括底层车架,所述底层车架的两端对称设有行走支撑部,每个行走支撑部包括一容置箱和一托架,所述容置箱中并排设有两个地面行走轮,所述两个地面行走轮在同一平面上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托架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在容置箱上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和横梁,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在容置箱上表面,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在横梁的下表面,所述托架安装在横梁上,且托架表面中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托架分为并列的重载工位和空载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间中设有空挂具区,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并列设置的行车Ⅳ和行车Ⅴ。空挂具区方便了空载挂具的集中放置,行车Ⅴ将空载挂具从双工位出料地轨车的空载工位取下后放置在空挂具区中,再由行车Ⅳ转移至双工位进料地轨车的空载工位上,最后被输送回前处理挂料区重新挂料。
优选的,所述生产车间本体为长方形,所述行车Ⅰ、行车Ⅱ、行车Ⅲ的两端架设在生产车间本体上方的轨道上。这样的设计方便施工、节省了建造成本,且行车Ⅰ、行车Ⅱ、行车Ⅲ可以共用一根轨道,整体更加简洁。
优选的,所述地面行走轮由直流电机驱动。打开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即可带动地面行走轮转动在地面行走。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支撑稳定性,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倾斜支撑杆,所述倾斜支撑杆一端固定在容置箱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柱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挂具的内循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载有工件的工装挂具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