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工具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0884.X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8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拓弥;布野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兆阳;苏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工具 座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分别具备前侧框架部及后侧框架部且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的一对侧框架和配置于一对侧框架之间的座垫板。在前侧框架部中的后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后上侧嵌合部和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后下侧嵌合部。在后侧框架部中的前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与后上侧嵌合部嵌合的前上侧嵌合部和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与后下侧嵌合部嵌合的前下侧嵌合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如日本特开2015-003645号公报公开那样,成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各种部件以相互组合的状态配置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内部。
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内部设有一对侧框架和配置于一对侧框架之间的座垫板,有时一对侧框架分别具备前侧框架部和后侧框架部这两个部件。前侧框架部与后侧框架部通过相互一体化而构成一个侧框架,但是它们优选能够尽可能容易地一体化。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能够将前侧框架部与后侧框架部容易地进行一体化而构成侧框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基于本公开的一方面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一对侧框架,分别具备前侧框架部及后侧框架部,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及座垫板,配置于一对上述侧框架之间,在上述前侧框架部中的后侧的部分形成有:后上侧嵌合部,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及后下侧嵌合部,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在上述后侧框架部中的前侧的部分形成有:前上侧嵌合部,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与上述后上侧嵌合部嵌合;及前下侧嵌合部,沿上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与上述后下侧嵌合部嵌合。
本说明书公开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根据与附图关联理解的如下的详细说明而明确可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侧框架10L及座垫板40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从左斜上前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左斜上后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左斜下前方观察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时被视觉辨认的侧框架10L、10R及座垫板40的外观形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前侧板部5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前侧板部5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后侧框架部3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后侧板部60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侧框架10L具备的后侧框架部30与座垫板40具备的后侧板部60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作用及效果的侧视图。
图14是关于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侧视图,示出该变形例的侧框架10L具备的前侧框架部20与后侧框架部30的组装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8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工具用座椅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