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越野车动力总成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1558.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万兴宇;夏媛;何文勇;刘立军;曹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0 | 分类号: | B60K11/00;B60K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越野车 动力 总成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越野车动力总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发动机舱内的模块化分布式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通过已存储多套控制策略的控制器驱动运作,实现多工况下换热装置的智能控制或进行手动切换;
所述换热装置由散热器模块、中冷器模块及冷凝器模块组成,所述散热器模块安装于前端进风口及发动机之间,所述中冷器模块、冷凝器模块分别安装于发动机的两侧,且置于前端进风口与防火墙之间;
所述散热器模块包括散热器及安装于散热器后方的散热器风扇,所述散热器风扇通过安装于发动机上的离合器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所述中冷器模块包括中冷器及安装于中冷器前端的中冷器风扇;所述冷凝器模块包括冷凝器及安装于冷凝器前端的冷凝器风扇;
各换热器与其相对应的风扇之间通过各风道相连接;
所述中冷器模块及冷凝器模块上安装有控制风扇驱动快速响应的涉水感应装置;所述涉水感应装置由安装于中冷器风扇及冷凝器风扇罩壳上,用于监测整车及风扇所在水位信息的液位传感器构成,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当整车处于涉水路况时,根据液位传感器监测的水位信息,当水位超过液位传感器所在高度时,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输入高电平,控制器向风扇输入初始占空比16%,保护电子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越野车动力总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冷凝器风道及中冷器风道,分别沿左右轮罩放置;其前端分别与冷凝器风扇及中冷器风扇相连接,后端呈封闭结构,上方具有与冷凝器或中冷器相连接的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越野车动力总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为:针对不同工况,设定发动机各温度参数的目标值,并形成温度-参数MAP图,控制器通过查询MAP图以确定目前工况下的目标值,并驱动换热装置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越野车动力总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策略针对发动机处于不同负荷、环境温度、海拔高度、地形结构的工况进行设定,并存储于控制器内,实现车辆处于空载、中载、重载、爬坡工况下换热装置的智能控制或手动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越野车动力总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各温度参数包括不同转速、负荷、环境温度及整车载荷下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及机油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越野车动力总成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针对发动机处于不同负荷、环境温度、海拔高度及地形结构的工况下,设定不同转速、负荷、环境温度及整车载荷下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及机油温度的目标值,形成温度-参数MAP图,以此形成针对多种工况下的多套控制策略,并将控制策略存储于车辆控制器内;
步骤2、启动车辆,并初始化系统,通过控制器监测当前发动机的温度参数,包括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和机油温度,并实时调整换热装置中相对应风扇的占空比;
步骤3、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控制器实时持续监测当前发动机转速负荷、环境温度、整车载荷等数值,并查询温度-参数MAP图,确定车辆的控制策略,由此设定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及机油温度的目标值;
步骤4、根据步骤3中设定的目标值监测当前发动机的温度参数,并依此控制换热装置风扇的占空比,调节风扇转速,实现换热装置的PID闭环控制,以达到目标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越野车动力总成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设定温度极限值:发动机进气温度≤65℃,冷却液温度≤93℃,机油温度≤135℃;
当监测到的任一温度参数高于目标值,则设定换热装置中的风扇占空比为100%,若均低于目标值,则设定换热装置中的风扇初始占空比为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15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磁动力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动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