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1899.8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贺理成;高军科;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志博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0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5238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壳 第二表面 透明盖板 移动终端 凹槽连通 第一表面 受话器 空腔 通信技术领域 开口相对 外界连通 相对设置 大屏幕 导音孔 第一端 窄边框 侧边 手机 开口 瓶颈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音孔的设置成为手机大屏幕、窄边框发展的瓶颈的问题。该移动终端包括:前壳、受话器和透明盖板;该前壳中设置有空腔,该前壳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该前壳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空腔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凹槽连通,该空腔的第二端与该第二凹槽连通;其中,该受话器的出音侧与该第一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该前壳的第一表面和该前壳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该透明盖板设置于该前壳的第二表面上,该第二凹槽的开口在该前壳的侧边与该透明盖板之间,且该第二凹槽与外界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移动终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以手机为例,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其结构、样式、性能等各个方面的更新也日益频繁。
目前,大屏幕、窄边框的设计已成为当前手机发展的主流。如图1所示,传统手机输出声音的方式为:手机屏幕的上方边缘区域上设置有导音孔10,设置于手机内部的受话器发出的声音经导音孔10从手机正面发出,以便于用户收听从手机输出的声音。
然而,位于手机屏幕上方边缘区域上的导音孔限制了手机向大屏幕、窄边框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导音孔的设置成为了手机大屏幕、窄边框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导音孔的设置成为手机大屏幕、窄边框发展的瓶颈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前壳、受话器和透明盖板;
该前壳中设置有空腔,该前壳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该前壳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空腔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凹槽连通,该空腔的第二端与该第二凹槽连通;
其中,该受话器的出音侧与该第一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该前壳的第一表面和该前壳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该透明盖板设置于该前壳的第二表面上,该第二凹槽的开口在该前壳的侧边与该透明盖板之间,且该第二凹槽与外界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前壳、受话器和透明盖板;该前壳中设置有空腔,该前壳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该前壳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空腔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凹槽连通,该空腔的第二端与该第二凹槽连通;其中,该受话器的出音侧与该第一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该前壳的第一表面和该前壳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该透明盖板设置于该前壳的第二表面上,该第二凹槽的开口在该前壳的侧边与该透明盖板之间,且该第二凹槽与外界连通。通过该方案,可知第一凹槽,空腔以及第二凹槽形成一个导音通道,从而声音可以从受话器的出音侧发出,依次经过第一凹槽,空腔以及第二凹槽传到外界,以使用户可以听到该声音。该方案又由于该透明盖板设置于该前壳的第二表面上,该第二凹槽的开口在该前壳的侧边与该透明盖板之间,因此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导音孔设置于屏幕的顶部边缘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解决了现有技术导音孔的设置成为手机大屏幕、窄边框发展的瓶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俯视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俯视图之二;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A—A向剖面图之一;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A—A向剖面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前壳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尘网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18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