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定位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2198.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2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板 容纳腔 左滑块 弹性定位 弹性固定 注塑模具 滑移槽 上模板 右滑块 滑块 注塑 向内凹陷 注塑元件 表面中部位置 容纳 尺寸偏差 上下堆叠 左右移动 滑动 盖设 限位 兼容 贯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定位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于下模板上能够实现左右移动的左滑块和右滑块、限位容纳于左滑块内的弹性固定组件及上下堆叠盖设于下模板上方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相对的表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滑移槽,所述上模板的滑移槽和下模板的滑移槽共同形成左右方向贯通的滑块容纳腔,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对应容纳于所述滑块容纳腔内并可于滑块容纳腔内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左滑块面向右滑块的表面中部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通过设置弹性固定组件实现对第一预注塑元件在注塑前及注塑过程中的定位。如此设计可使弹性定位注塑模具兼容具有一定尺寸偏差的第一预注塑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定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带有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成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技术中,某些注塑成型产品往往需要将若干个金属元件(或非金属的半成品元件,以下以金属元件为例说明)通过热融塑料注塑而固定成一个成形品。这种成形品一般先通过注塑模具内的模仁/模芯定位金属元件,然后通过公模板及母模板的配合形成成型腔,最后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模具射入成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然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注塑成型前的金属元件尺寸往往存在公差,或者在某些领域,对注塑成型前的金属元件的尺寸公差要求比较小(也就是说金属元件实际尺寸公差较大)。为了兼容大小不一的金属元件,注塑模具上放置金属元件的模孔会做到最上限,以保证尺寸偏上限的磁石也可以植入模具内。因此,尺寸偏下限的金属元件就会在注塑模具内晃动,此外,甚至某些金属元件在搬运时,被模仁/模芯定位时,或注塑成型时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致使同一成形品上的若干金属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存在偏移,以至于成形品尺寸不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定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能够对植入其内的第一预注塑元件及第二预注塑元件实现定位功能,结构简单,制程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定位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于所述下模板上能够实现左右移动的左滑块和右滑块、限位容纳于所述左滑块内的弹性固定组件及上下堆叠盖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方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相对的表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滑移槽,所述上模板的滑移槽和下模板的滑移槽共同形成左右方向贯通的滑块容纳腔,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对应容纳于所述滑块容纳腔内并可于滑块容纳腔内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左滑块面向右滑块的表面中部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所述左滑块由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向前贯穿左滑块的前表面形成第二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所述弹性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弹性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弹性固定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弹性固定组件的一端可于第二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内实现弹性伸缩移动并可突伸至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滑块由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向上贯穿左滑块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三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所述弹性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固定组件,所述第三弹性固定组件对应容纳于所述第三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弹性固定组件的一端可于第三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内实现弹性伸缩移动并可突伸至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的延伸方向垂直且至少部分重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沿左右方向贯穿左滑块,所述弹性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对应容纳于所述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弹性固定组件的一端可于第一弹性固定组件容纳腔内实现弹性伸缩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2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