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安全燃气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2494.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国;刘雷;刘清波;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F1/00;G01M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安全 排气通风装置 燃气灶开关 组合传感器 燃气泄漏 状态检测 切断阀 传感器 燃气灶点火开关 燃气表壳体 燃气主管路 气量表 燃气表 中控器 燃气浓度信息 温度信息 中控制器 燃气灶 供气 燃气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安全燃气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多个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燃气泄漏传感器、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电子切断阀和排气通风装置,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上设置有中控器和气量表,气量表与燃气主管路连接;燃气泄漏传感器、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电子切断阀和排气通风装置分别与中控器连接,中控制器通过从燃气泄漏传感器和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中接收所述燃气浓度信息、燃气灶点火开关状态信息和燃气灶周围温度信息,当空气中燃气浓度超出设定值或燃气灶点火开关漏关或误开时,通过电子切断阀切断燃气主管路供气;同时驱动排气通风装置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安全燃气表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燃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社会正在构建结构合理,供需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 燃气产业体系。目前,在我国雾霾现象频发、大气污染防治愈发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以 气代煤、以气代油将成为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燃气在城镇居民家庭及宾馆等场合应用也将越来越普遍。在燃气使用时,由于使用不当 或燃气附件的质量问题,燃气泄漏时有发生,如不及时发现并切断气源,将会酿成煤气中毒、 爆炸、火灾等严重灾害事故。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长期以来,国内外在燃气的事故预 警领域,都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燃气的主动安全要比事故预警更应引起公众关注。
现有的燃气表仅具有事故预警功能,无法主动实现对燃气泄漏位置探测、燃气灶开关漏 关或误开探测、燃气泄漏主管道关闭和泄漏燃气排空,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主动对燃气泄漏 位置探测、燃气灶开关漏关或误开探测、燃气泄漏主管道关闭和泄漏燃气排空的燃气表,仍 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燃气泄漏报警、燃气泄漏位置探测、 燃气灶开关漏关或误开探测、燃气泄漏主管道关闭、泄漏燃气排空等一体的主动安全燃气表, 主要适用于家庭居室内厨房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主动安全燃气表,包括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多个燃气泄漏传感器、燃气灶开关状 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电子切断阀和排气通风装置,所述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上设置有中控器 和气量表,所述气量表与燃气主管路连接,用于显示已使用的燃气量;所述电子切断阀安装 在燃气主管路进口处;所述多个燃气泄漏传感器、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电子切 断阀和排气通风装置分别与中控器连接,所述多个燃气泄漏传感器分别设用于检测室内空气 中燃气浓度,并将燃气浓度信息传输至中控器;所述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用于 检测燃气灶点火开关状态和燃气灶周围温度,并将燃气灶点火开关状态信息和燃气灶周围温 度信息发送至中控器;所述中控制器接收所述燃气浓度信息、燃气灶点火开关状态信息和燃 气灶周围温度信息,当空气中燃气浓度超出设定值或燃气灶点火开关漏关或误开时,通过电 子切断阀切断燃气主管路供气;同时驱动排气通风装置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灶开关状态检测组合传感器包括设置在燃气灶开关处的开关位置传 感器和设置在燃气灶上方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开关位置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中控器连 接,所述开关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燃气灶点火开关的位置,中控器根据开关位置传感器的 角度位置得到燃气灶开关状态;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燃气灶周围温度,中控器根据燃 气灶周围温度判断燃气灶是否已点燃。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安全燃气表壳体上还设置有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与电子切断阀 连接,用于对电子切断阀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泄漏传感器内含电阻型半导体气敏元件,用于检测局部空间内的燃 气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通风装置包括电机和排风扇,所述电机的一端与中控器连接,另一 端与排风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2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