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硬盘背板信息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3795.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计芬;孙连震;王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文件 硬盘背板 背板 网络服务器 测试方法及装置 服务器硬盘 信息自动化 读取 测试覆盖率 测试自动化 可执行程序 测试对象 测试模块 产品品质 存储硬盘 定义硬盘 对比测试 期望信息 其他机器 比对 上传 编译 匹配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背板信息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硬盘背板状态的期望信息,生成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S2:将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上传到网络服务器;S3:编译成可执行程序,测试同一订单的其他机器与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是否匹配。所述的装置包括:测试模块,用于生成配置文件上传至网络服务器,并实现测试对象与配置文件之间的对比测试;网络服务器,用于存储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通过读取硬盘背板状态进行比对,确保了产品品质,提高了测试覆盖率和测试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产品测试评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服务器硬盘背板信息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服务器产品的批量生产中,对产品的测试自动化、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要求极高。由于不同机型的背板数量和背板参数各不相同,当前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硬盘背板状态测试方法为通过BMC Web查看硬盘在位状态、背板温度等信息。
在服务器主板上集成有板载BMC管理模块,并预留与背板通信的I2C链路,硬盘通过硬盘背板与主板以及前端控制器相连接,主板的BMC管理模块通过I2C链路可以读出硬盘背板和硬盘的状态信息。这种方法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容易被操作员遗漏或误判且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服务器硬盘背板信息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读取硬盘背板状态,确保了产品品质,提高了测试覆盖率和测试自动化水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背板信息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硬盘背板状态的期望信息,生成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
S2:将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上传到网络服务器;
S3:编译成可执行程序,测试同一订单的其他机器与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是否匹配。
进一步的,步骤S1的具体实现过程为:确认订单首台机器硬盘背板无异常后,通过ipmi自动采集硬盘背板状态信息,并对数据分析后输出到配置文件中。
进一步的,步骤S1中,配置文件中包括硬盘背板的个数、各硬盘背板FPGA版本、各硬盘背板端口数、各硬盘背板上硬盘在位状态,以及各硬盘背板温度状态。
进一步的,步骤S3的具体实现过程为:根据订单号,自动从网络服务器匹配获取该订单的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通过ipmi命令自动采集硬盘背板信息后,与网络服务器匹配的配置文件中关键内容对比,以测试服务器的硬盘背板状态是否正常。
进一步的,步骤S3中,信息比对的具体步骤为:
S31:对比硬盘背板的总数量与配置文件中期望值是否一致,一致则测试通过,反之则不通过;
S32:对比各硬盘背板的序号、端口数、FPGA版本与配置文件中的期望值是否一致,一致则测试通过,反之则不通过;
S33:对比各硬盘背板上硬盘在位状态与配置文件中的期望值是否一致,一致则测试通过,反之则不通过;
S34:判断硬盘背板是否能取到温度值且温度值否在正常范围,在正常范围内则测试通过,反之则不通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背板信息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生成配置文件上传至网络服务器,并实现测试对象与配置文件之间的对比测试;
网络服务器,用于存储硬盘背板状态配置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试模块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用于根据订单首台正常机器,获取其硬盘背板信息生成配置文件上传至网络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3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