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荧光法试纸条的快速鉴别是否含有羊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3879.4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亮;李婷婷;王之莹;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律涛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荧光 试纸 快速 鉴别 是否 含有 羊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荧光法试纸条及使用该荧光法试纸条的快速鉴别是否含有羊肉的方法。该试纸条包括吸收垫、反应膜、吸水垫和底板,吸收垫、反应膜、吸水垫均固定在底板上,反应膜位于吸收垫和吸水垫之间,反应膜上设有由链霉亲和素包被在反应膜上形成的检测区和生物素修饰的正向引物互补链连接亲和素包被在反应膜上形成的质控区。本发明通过重组酶聚合酶技术配合试纸条,来对是否含有羊肉进行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同时检测只需一台荧光检测仪即可,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荧光法试纸条及使用该荧光法试纸条的快速鉴别是否含有羊肉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肉及肉制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餐桌上的主角,其产量也是逐渐递增的。目前食品欺诈问题日益突出,肉制品掺假现象尤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将廉价肉放入高价肉中谋取不法利润,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干扰了畜产品产业的发展,不仅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还涉及到经济、食品安全、人民健康。普通消费者难以通过感官分辨掺假肉,因此急需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和手段,从而快速、方便、准确的判别肉品掺假等问题,这些对保障肉及肉制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针对肉及肉制品掺假问题,各国已经制备了相应的行业标准与控制手段,同时建立了基于不同检测平台的定性定量检测技术,其中主要的检测技术为基于蛋白质检测平台的免疫学技术与色谱质谱技术,基于代谢物检测平台的红外光谱、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以及基于核酸检测平台的PCR技术。基于形态学的检测技术与检测人员有较大关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基于代谢物的光谱技术主要为红外光谱技术,此技术可对样品进行快速、简单、可重复、无损伤的定性定量分析,但是红外光谱的缺点是模型需要大量已知的样品实验,模型通用性不强,仪器状态和样品发生改变,模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技术的免疫学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范围广泛、成本低,灵敏度较高,可以同时检测大量样品,但是该方法对抗原要求较高,只有少数动物品种找到了耐热蛋白并制备出了抗体,另外由于蛋白抗原的变化,对于加工后样品成分的鉴定准确度会降低,因此常常需要其他方法辅助检测。而基于蛋白质的色谱质谱技术,虽然是一种可靠、快速的鉴别方法,但是,由于样品中的蛋白质结构不可逆而导致溶解性降低,蛋白质含量变化广、干扰因素多,因此技术灵敏度较低。核酸探针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但探针检测技术成本较高,检测一种成分就要制备一种探针。PCR方法可快速、灵敏鉴别羊源性成分,但是PCR反应进行需要热循环仪,很难在基层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检测技术难以推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法试纸条及使用该荧光法试纸条的快速鉴别是否含有羊肉的方法,通过重组酶聚合酶技术配合试纸条,来对是否含有羊肉进行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同时检测只需一台荧光检测仪即可,便于携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荧光法试纸条,包括吸收垫、反应膜、吸水垫和底板,吸收垫、反应膜、吸水垫均固定在底板上,反应膜位于吸收垫和吸水垫之间,反应膜上设有由链霉亲和素包被在反应膜上形成的检测区和生物素修饰的正向引物互补链连接亲和素包被在反应膜上形成的质控区。
具体地,所述链霉亲和素的包被浓度为10mg/ml。
具体地,所述生物素修饰的正向引物互补链包被浓度为252μ g/ml。
一种使用荧光法试纸条的快速鉴别是否含有羊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引物,引物序列为:
序列(5'-3'),上游引物Cy5’-GTATCTGTTACTTTATCTCTTCCTCTCCA,下游引物Biotin-TCTTCTAGGATACTTCTAGGATGCTTCT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3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螺肉成分的生物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外周血与月经血鉴别用试剂盒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