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顾固碳减排效果的潮土区冬小麦增产施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35111.0 申请日: 2018-05-30
公开(公告)号: CN108738593A 公开(公告)日: 2018-11-06
发明(设计)人: 谢迎新;赵旭;刘宇娟;董成;贺德先;马冬云;王晨阳;郭天财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C21/00 分类号: A01C21/00;A01G22/20
代理公司: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代理人: 樊羿;张晓辉
地址: 450002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炭 潮土 固碳减排 施用量 施用 冬小麦 增产 耕层 施肥 氮素利用率 冬小麦籽粒 土壤含水量 充分混合 土壤容重 农田 追肥 孔隙度 硝态氮 有机碳 翻地 基肥 全氮 撒施 增效 播种 肥料 土壤 管理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潮兼顾固碳减排效果的潮土区冬小麦增产施肥方法,旨在解决潮土区生物炭的施用量和施用效果的技术问题。生物炭与肥料分别在播种前均匀撒施在农田内,经翻地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其他管理同当地农田;生物炭施用量为2.25~11.25 t/hm2;当季N、P、K肥施用量为N:220~250kg/hm2,P2O5:130~160kg/hm2、K2O:80~100kg/hm2;N肥分两次施用,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7:3~5。本发明的生物炭施用方法能显著提高黄淮潮土区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还能够起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提高耕层硝态氮、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起到固碳减排、增产增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顾固碳减排效果的潮土区冬小麦增产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峻,气候变暖加剧,粮食供应与气候矛盾日益突出,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及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气候温度升高会抑制作物光合作用、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作物产量。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N2O等,其中农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0%~20%,且在不断增加。大量的研究表明,施肥方式、施肥种类、施肥量以及施肥时机均能够影响到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长期以来,盲目不合理的栽培施肥方法加剧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2013年中国农田氮肥施用量达到2394万吨,是1980年的2.56倍,2005年农业活动N2O排放量达到2910万吨,占中国N2O排放总量的74%。

显然,改变当前不合理的作物施肥方式是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如何在兼顾固碳减排的同时实现作物产量的稳产、增产的作物施肥方法更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包括本申请发明人等的长期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作物、不同种植区域需要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施肥措施才有可能达到兼顾的目的。

黄淮潮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主产区,其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在黄淮潮土区兼顾固碳减排条件下实现小麦增产的施肥方法,以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顾固碳减排效果的潮土区冬小麦增产施肥方法。以期达到既保证产量又兼顾固碳减排之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思路为:

发明人长期的定位监测研究中发现潮土区农田施用生物炭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肥力,如降低酸性土壤环境中铝毒对作物的消极影响,改善土壤耕层结构,降低土壤容重以及增大土壤孔隙度等,进而促进作物生长并且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土壤pH、全碳、全氮含量随之升高。本发明通过连续生物炭施用后对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地上部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氮素吸收、转运,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综合观测研究,探究兼顾固碳减排效果的潮土区冬小麦增产施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兼顾固碳减排效果的潮土区冬小麦增产施肥方法:

依据长期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突破不在大田作物上大量施用生物炭的传统施肥观念,长期连续的在小麦田中施用生物炭,即将生物炭与肥料分别在当季小麦播种前均匀撒施在农田内,经翻地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其它管理措施同当地农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5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