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及组件串在线失配监测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35342.1 申请日: 2018-05-30
公开(公告)号: CN108494365A 公开(公告)日: 2018-09-04
发明(设计)人: 陈志聪;吴丽君;周海芳;苏凤萍;林培杰;程树英;郑茜颖;章杰 申请(专利权)人: 福州大学
主分类号: H02S50/10 分类号: H02S50/10;H02J13/00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108 福建省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路由节点 子阵列 光伏组件 数据管理模块 上位机 光伏 无线传感节点 无线传感网络 监测系统 失配 在线实时获取 光伏子阵列 测量组件 传感节点 故障位置 光伏阵列 环境参数 收集组件 运行状况 运行状态 测量光 第一级 背板 判定
【说明书】:

发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及组件串在线失配监测系统,包括无线传感节点、子阵列路由节点及上位机数据管理模块;无线传感节点与光伏组件相连以测量光伏组件的运行状态;子阵列路由节点与组件串相连以测量组件串的电压和背板温度;传感节点以第一级无线传感网络与子阵列路由节点相连;子阵列路由节点以第二级无线传感网络与上位机数据管理模块相连;子阵列路由节点在收集组件串的光伏数据时,同步收集其内部光伏组件的光伏数据;上位机数据管理模块从子阵列路由节点收集光伏组件和组件串的光伏数据,并判定是否有失配故障及故障位置,本发明能够在线实时获取光伏子阵列中各个组件串及各个组件的电气和环境参数并据此判断光伏阵列的运行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阵列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伏组件及组件串在线失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的理论使用寿命为20-30年,光伏阵列大多安装并工作在气候复杂、位置偏僻的环境中,容易受到高温、潮湿、热循环、沙尘暴、紫外线等各种极端环境的影响,极易产生各种故障(例如电池板裂纹、灰尘堆积、水腐蚀、高温、老化、短路、开路、局部遮阴等),使得故障组件的I-V特性和其他光伏组件不一致,即引起光伏组件失配故障。失配故障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失并对光伏阵列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火灾。同时,由于失配故障通常不会出现较大的故障电流,很难通过传统的保护装置检测到它们的存在。为了尽可能地逼近光伏组件的理论寿命,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从而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提高电站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时、高效地监测光伏组件并对其进行自动故障检测和定位十分关键,这对于检测和诊断光伏阵列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尤其是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光伏阵列的在线监测和失配检测定位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和相关机构的关注。

近年来,多种光伏阵列在线监测方法与技术相继被提出,主要分为有线监测技术和无线监测技术两种。有线监测系统的信号传输是通过同轴线缆或者光纤来实现的,可以通过中继延长通信距离。利用同轴线缆实现监测有三种常见形式:RS-232串口通信、RS-485总线通信和CAN总线通信。基于RS-232的串口通信数据传输速率低、通信距离短,仅为30 m。RS-485通信解决了RS232通信距离不能超过30 m的限制,通信速度较快、距离较远,具备一定的抗干扰性。CAN总线的传输距离理论上可以达到10 km、传输时延较小,通信方式灵活。光纤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200 Mbps,可以在几公里外传输数据,但是光纤很脆弱并且成本非常昂贵,安装困难。总之,有线监测技术都避免不了布线复杂、成本昂贵的缺点。无线监测技术主要包含蓝牙、Wi-Fi、Zigbee和基于GSM/GPRS无线通信。蓝牙通信技术的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2 MB/s,不过通信距离只能在20 m以内。Wi-Fi的数据传输安全性比蓝牙差,通信范围可以达到90 m。ZigBee通信协议简单,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容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中。一些非标准的无线收发器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等优势,也被广泛用于实现私有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例如nRF24L01。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从商用以来就被各个国家广泛采用,它利用电路交换方式实现通信,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利用“交换包”的方式将数据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封装包,然后分组传输,数据传输实时性较高。

已有的故障检测方法主要有对地电容法、时域分析法、红外图像分析法、模型算法、电致发光检测法和光伏I-V特性测试法等。对地电容法和时域分析法需要停工检测,无法做到实时在线监测和故障定位。红外图像分析法利用了光伏电池发生热斑现象时温度升高的原理,通过组件的热红外图像来判断故障位置,该方法需要对组件频繁取照,并且只用于对热斑故障的检测。模型算法利用光伏阵列仿真模型获得不同环境参数下的数据,并将其与实际采集数据相比较,从而检测出阵列故障。电致发光检测法通过获取光伏组件的电致发光成像,并根据冷成像的特点检测出光伏电池的隐形缺陷,该方法要重复拆装组件,当光伏电站规模较大时非常繁琐。光伏I-V特性测试法是利用获得的I-V曲线的输出特性判断故障类型。

现有的光伏阵列在线监测系统大部分只监测阵列级或者组串级参数,未能实现组件级的高精度监测,并且未能对故障进行自动检测、定位及预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5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