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磷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5371.8 | 申请日: | 201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力九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14 | 分类号: | C23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脂 无磷脱脂剂 制备 脱脂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技术方案要点 五水偏硅酸钠 柠檬酸 除锈 防锈 表面活性剂 高效分散剂 金属材料 起泡 安全方便 葡萄糖酸 杀菌消毒 制备过程 碳酸钠 漂洗 可用 去污 加热 浸泡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磷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脱脂剂含磷,对环境有污染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无磷脱脂剂,包括以下组分:五水偏硅酸钠3‑12份;葡萄糖酸纳4‑7份;高效分散剂2‑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4份;柠檬酸1‑4份;表面活性剂8‑25份;碳酸钠15‑30份;水60‑80份。从而具本无磷脱脂剂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具有长效持久的脱脂效果,可用于浸泡脱脂;具有快速脱脂的作用,起泡少而持久,脱脂速度快,漂洗速度快,从而缩短了整个脱脂作业的时间;脱脂剂的制备过程中,无需加热,制备安全方便;除脱脂外,还具有去污、杀菌消毒、除锈防锈的效果,尤其适用于金属材料的脱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脂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磷脱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脱脂剂是用于脱除物体表面油污的产品,脱脂是涂装前处理的基本工序之一,它利用高效液体对油脂和污物的皂化、润湿、乳化、渗透、卷离、分散和增溶等作用把工件表面的各种油脂、灰尘泥沙、金属粉末、手汗及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所粘附的油污性脏污高效的去除。
现有技术中的脱脂剂,磷以磷酸盐的形式加入到脱脂剂中,常用的磷酸盐有三聚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等,它们在脱脂剂中的作用为乳化、缓冲、络合,并具有良好的水洗性和使用成本低的特点。
磷在环境中,会逐渐进入到地下水中,长期饮用含磷的水,可使人骨质疏松,发生下颚骨坏死等病变。因而,磷污染对于人体危害极大,有必要研发一种无磷脱脂剂来取代现有的含磷脱脂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磷脱脂剂,其优势在于,无磷环保同时具有低泡除油快的优良特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磷脱脂剂,包括以下组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五水偏硅酸钠易溶于水和稀碱溶液中,具有去垢、乳化、分散、湿润的作用,同时作为PH值缓冲剂,对溶液的整体的PH值更加稳定。
在对金属表面进行脱脂时,尤其是金属表面需要镀层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清洗,通过脱脂剂中葡萄糖酸钠的作用,可使镀层与金属表面结合更加稳定。
通过高效分散剂的作用,使各组分均匀的分散于水中,尤其是提高了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分散性,提高了脱脂剂的脱脂效果和脱脂效率。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是一种良好的配合剂,可与脱脂剂中的金属粒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提高了脱脂剂的稳定性;同时,在金属表面进行脱脂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金属及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形成了络合物沉淀,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脱脂的同时,达到了除锈和防锈的效果。
通过加入碳酸钠,发生了水解,生成了氢氧根离子,使脱脂剂整体为碱性,利用氢氧根离子可以促进油脂水解,从而提高了脱脂剂的脱脂效果与脱脂效率。
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其中,亲水段跟水分子结合形成胶束团,疏水基团与油脂分子结构相似,因而与油脂相容,经过机械摩擦运动,就将油脂分子疏松拉开,拉入水中,从而达到将油脂从物体表面带走的作用。
在使用脱脂剂时,溶液的表面产生了一定的气泡,通过加入柠檬酸,柠檬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放热,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从溶液内升至溶液的表面,并进入到气泡内,气泡内部压力和温度突然增大,气泡膜难以承受突然增大的压力和提升的温度而破裂,从而减少了气泡。
因而,本脱脂剂,利用表面活性剂将油脂变得易于被液体从物体的表面冲刷走,同时,利用氢氧根离子将部分难以冲落的油脂进行水解,将油脂分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双管齐下,相对于普通脱脂剂,脱脂效果好,脱脂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力九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力九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5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