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塔筒系统及其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5597.8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汪洋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塔筒 风塔 连接平台 结构技术领域 插入组合式 安装螺栓 风塔基础 连接长孔 连接螺栓 施工工序 有效解决 底孔 安装孔 工程量 连接筒 回填 倾覆 穿出 筒段 开挖 贯通 | ||
1.一种风电塔筒系统及其连接方法包括组合式基础(1)、风电塔筒(2)、连接螺栓(3),其特征在于:风电塔筒(2)竖立在组合式基础(1)的置塔阶梯平台(1-2),风电塔筒(2)分为下部连接筒段(2-1)、上部筒段(2-2),下部连接筒段(2-1)的壁厚为上部筒段(2-2)的2-3倍,下部连接筒段(2-1)、上部筒段(2-2)的交接处为连接平台(2-4),若干连接螺栓(3)分别在连接平台(2-4)插入从连接平台(2-4)贯通到底部的连接长孔(2-3),并插入组合式基础(1)的风塔安装孔(1-7),并穿过墩台加强型钢上钢骨(1-9)上翼缘和下翼缘,以及墩台加强型钢下钢骨(1-10)上翼缘,在风塔安装底孔(1-14)穿出并安装螺栓。
2.权利1所述一种风电塔筒系统及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基础(1)包括墩台(1-1)、置塔阶梯平台(1-2)、中空孔(1-3)、加强肋(1-4)、底板(1-5)、加强边缘带(1-6)、风塔安装孔(1-7)、边缘加强型钢钢骨(1-8)、墩台加强型钢上钢骨(1-9)、墩台加强型钢下钢骨(1-10)、底板辐射钢筋(1-11)、底板环向钢筋(1-12)、加强肋纵向钢筋(1-13)、风塔安装底孔(1-14),其特征在于:
中间形墩台(1-1)为正多边形,采用六边形和八边形,墩台(1-1)的中心设置中空孔(1-3),中空孔(1-3)采用圆形孔;
在墩台(1-1)顶部的环状带的内环为置塔阶梯平台(1-2),置塔阶梯平台(1-2)的顶面低于墩台(1-1)顶面;
在周边设置与墩台(1-1)边数相等的加强边缘带(1-6),且加强边缘带(1-6)的各边与墩台(1-1)的各边一一对应;
墩台(1-1)与加强边缘带(1-6)的各个边中点设置加强肋(1-4)连接;
墩台(1-1)内设置墩台加强型钢上钢骨(1-9)和墩台加强型钢下钢骨(1-10)两层,墩台加强型钢上钢骨(1-9)和墩台加强型钢下钢骨(1-10)相同且相互连接,墩台加强型钢上钢骨(1-9)和墩台加强型钢下钢骨(1-10)的数量与墩台(1-1)边数相等,且均首尾相连构成正多边形,墩台加强型钢上钢骨(1-9)和墩台加强型钢下钢骨(1-10)采用截面相同的型钢,采用工字型钢;
在加强边缘带(1-6)内设置边缘加强型钢钢骨(1-8),边缘加强型钢钢骨(1-8)的数量与加强边缘带(1-6)边数相等,且均首尾相连构成正多边形;边缘加强型钢钢骨(1-8)采用工字型钢;
墩台(1-1)、置塔阶梯平台(1-2)、加强肋(1-4)、底板(1-5)、加强边缘带(1-6)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墩台(1-1)上开设若干个风塔安装孔(1-7),风塔安装孔(1-7)穿过墩台(1-1)的混凝土和墩台加强型钢上钢骨(1-9)的内侧翼缘,并在风塔安装孔(1-7)的底端开设用于安装风塔的风塔安装底孔(1-14),
在底板(1-5)内设置若干底板辐射钢筋(1-11),底板辐射钢筋(1-11)的两端伸至边缘加强型钢钢骨(1-8)和墩台加强型钢下钢骨(1-10)的底部,且一端指向中空孔(1-3)的中心,为一系列从中心向外辐射状底板辐射钢筋(1-11);
底板辐射钢筋(1-11)上部设置若干底板环向钢筋(1-12),底板环向钢筋(1-12)首尾相连形成正多边形,边数与墩台(1-1)的边数相同,形成多个间距相等的形心与中空孔(1-3)形心重合的正多边形;
在加强肋(1-4)内设置若干加强肋纵向钢筋(1-13),加强肋纵向钢筋(1-13)一端与边缘加强型钢钢骨(1-8)连接,另一端与边缘加强型钢钢骨(1-8)和墩台加强型钢上钢骨(1-9)连接;加强肋纵向钢筋(1-13)水平与竖直均规则成组分布。
3.权利1所述一种风电塔筒系统及其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塔筒(2)包括下部连接筒段(2-1)、上部筒段(2-2)、连接长孔(2-3)、连接平台(2-4),下部连接筒段(2-1)的壁厚为上部筒段(2-2)的2-3倍,下部连接筒段(2-1)的长度为外径的1-3倍;下部连接筒段(2-1)、上部筒段(2-2)的交接处为连接平台(2-4),连接平台(2-4)向下开设若干贯通到底部的连接长孔(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55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