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结构、基于RFID技术的快速匹配方法及快速匹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5861.8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4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余珍珍;蓝腾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致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匹配 法兰盘 光纤接头 匹配 读取 标识信息 接头标识 装配结构 判定 标签管理 管理方便 出错 | ||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快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读取固定于光纤接头的第一RFID电子标签内的接头标识信息;
读取固定于法兰盘的第二RFID电子标签内的法兰盘标识信息;
判断所述接头标识信息和所述法兰盘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如果是,则判定所述光纤接头和所述法兰盘匹配;如果否,则判定所述光纤接头和所述法兰盘不匹配,并进行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快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标识信息包括光纤接头的型号和编号;所述法兰盘标识信息包括法兰盘的型号和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快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互配合的光纤接头和法兰盘之间,所述光纤接头的第一RFID电子标签和所述法兰盘的第二RFID电子标签均朝向相同方向,且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1cm。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快速匹配方法的快速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光纤接头的第一RFID电子标签;
固定于法兰盘的第二RFID电子标签;
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内信息的RFID读取装置;及
与所述RFID读取装置通信连接的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RFID读取装置同步读取所述第一RFID电子标签内的接头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RFID电子标签内的法兰盘标识信息,并将读取的所述接头标识信息和所述法兰盘标识信息传送至所述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判断接收到的所述接头标识信息和所述法兰盘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如果是,则判定所述光纤接头和所述法兰盘匹配;如果否,则判定所述光纤接头和所述法兰盘不匹配,并提示进行更换。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快速匹配方法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及插接于所述法兰盘的光纤接头,
所述光纤接头通过第一卡扣固定有第一RFID电子标签,所述法兰盘通过第二卡扣固定有第二RFID电子标签;其中,所述第一RFID电子标签内存储有接头标识信息,所述第二RFID电子标签内存储有法兰盘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用于接纳所述光纤接头并使所述光纤接头能够穿过其中的第一容置通道、用于放置所述第一RFID电子标签的第一标签设置台、以及与所述标签设置台相对的第一卡扣部;其中,所述卡扣部包括沿所述第一容置通道轴向方向的贯穿第一卡扣的内壁的第一狭槽;所述第一狭槽使得所述卡扣部能够张开,以使所述第一RFID电子标签能够在不需要断网的情况下固定到所述光纤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用于接纳所述法兰盘并使所述法兰盘能够穿过其中的第二容置通道、用于放置所述第二RFID电子标签的第二标签设置台、以及与所述第二标签设置台邻接的第二卡扣部;其中,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沿所述第二容置通道轴向方向的贯穿第二卡扣的内壁的第二狭槽;所述第二狭槽使得所述卡扣部能够张开,以使所述第二RFID电子标签能够在不需要断网的情况下固定到所述法兰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签设置台远离所述光纤接头的第一边缘为斜锥状,以使所述第一边缘能够与光纤托盘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卡扣并排连接形成第二卡扣组,所述第二卡扣组中的每个第二卡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致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致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58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