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等齿永磁力矩电机的定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6398.9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董婷;彭兵;白焱升;魏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枢齿 不等齿 永磁力矩电机 取向硅钢片 单齿 齿部磁密 定子径向 仿真软件 极弧系数 集中绕组 集中线圈 绕线工艺 轧制方向 剪切 槽满率 调整齿 最大化 齿顶 叠压 极距 缠绕 配合 保证 | ||
一种不等齿永磁力矩电机的定子,电枢齿采用有取向硅钢片自铆叠压而成,保证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与定子径向方向相同,剪切方向与定子周向方向相同。电枢齿缠绕单齿集中线圈。在初步设计时,将电枢齿的齿顶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等齿永磁力矩电机的定子
背景技术
近极槽永磁力矩电机以其效率高、转矩密度大、转矩波动低等优势,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装备自动化机器人、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等直接驱动领域中。由这类电机直接驱动负载,取消了传统的机械传动链,将“机+电”解决的问题直接用“电”来解决,有效地消除了由机械传动链反向间隙而引起的位置误差,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西门子、法拉克等知名企业也相继推出近极槽电机产品,转矩密度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多采用永磁体作为磁极材料,以提高电机转矩密度,并采用优化极弧系数、调整齿宽、采用集中绕组等方式提高转矩密度。但效果均不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等齿永磁力矩电机的定子,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其将电枢齿采用有取向硅钢片叠压制成,将定子冲片的其余部分采用无取向硅钢片叠压制成,并配合结构设计,形成了电机定子的整体和性能优化。与传统不等齿结构相比,提高了电枢齿磁密,提高了转矩密度,并抑制了齿局部饱和现象,降低了转矩波动。
技术方案:
不等齿近极槽永磁力矩电机的前期研究基础表明,不等齿结构中,大齿的齿磁密高于小齿,适合将绕组设计成只在大齿上缠绕绕组,而小齿无绕组,这里称缠绕绕组的大齿为“电枢齿”,而没有绕组的小齿为“辅助齿”。
电枢齿采用有取向硅钢片自铆叠压而成,保证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与定子径向方向相同,剪切方向与定子周向方向相同。电枢齿缠绕单齿集中线圈。在初步设计时,将电枢齿的齿顶宽度x2接近极距τ与极弧系数α的乘积,然后再通过仿真软件调整齿身宽度x1。
辅助齿和定子轭部采用无取向硅钢片自铆叠压而成,作为电枢齿的支撑架,定子轭部开有梯形槽,便于电枢齿嵌入其中。近极槽电机,定子轭部磁密处于不饱和状态,因此,定子轭部高度设计时只需满足机械强度即可。定子轭部外圆开有焊接沟。
电机定子的槽数和极数接近(这种定子适用于槽数和极数接近的电机),该定子由定子主体和上下两个压板组成;定子主体由电枢齿、辅助齿、定子轭和电枢绕组组成,电枢齿和辅助齿不等宽,电枢绕组只套于电枢齿上;电枢齿和辅助齿交替设置在定子轭内圆。
在定子轭内圆设置有梯形槽,在定子轭和上下两个压板的外圆设置有贯通的焊接沟;辅助齿、定子轭、梯形槽和焊接沟构成支撑架,支撑架由无取向硅钢片材料单片冲剪成形,然后自铆叠压而成。压板高度与定子轭部高度相同。
电枢齿由有取向硅钢片单片冲剪,然后自铆叠压而成,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A)与定子径向方向(C)保持一致。
套有绕组的电枢齿嵌于支撑架的梯形槽中,压板在定子轴向方向上置于定子主体的上下两侧,通过氩弧焊将定子主体和压板在焊接沟处焊接形成整体。
定子上下设有两个压板,压板高度h1与定子轭部高度h2相同。压板的外圆与定子轭部外圆对应位置开有相同尺寸的焊接沟,以便安装后焊接成一体。
电枢齿与辅助齿结构参数设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6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子、包含该定子的马达以及包含该马达的电气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