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驾驶地铁车辆的紧急疏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7008.X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栗明;宋正飞;马建旺;牟晓勇;李群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长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36 | 分类号: | E05B83/36;E05B81/76;E05B81/08;B61D1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驾驶 地铁 车辆 紧急 疏散 设备 | ||
1.一种自动驾驶地铁车辆的紧急疏散设备,包括门框(A)、门页(B)和驱动减速回收机构运行的回收动力机构(E),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锁机构(C)和减速回收机构(D);门锁机构(C)包括锁机构安装架(C-1)、电磁铁(C-4)、衔铁(C-5)、摆杆解锁器(C-7)、两锁块组件(C-8);锁机构安装架(C-1)由回收支架(F-1)支撑,收支架(F-1)的后侧固定有成横向排列的若干轴承座(F-2);摆杆解锁器(C-7)安装在锁机构安装架(C-1)底面的中间部位,摆杆解锁器(C-7)的摆杆(C-7-1)通过解锁器壳体的摆杆槽(C-7-a)向后伸出壳体,锁机构安装架(C-1)底面的两端各固定有锁块组件(C-8),摆杆解锁器(C-7)与两锁块组件(C-8)之间由开锁钢索(C-11)连接,锁机构安装架(C-1)后侧面上动连接有能横移的衔铁支架(C-3),所述电磁铁(C-4)固定在衔铁支架(C-3)上,衔铁(C-5)由电磁铁(C-4)控制升降,衔铁支架(C-3)与固定在一门框纵梁(A-2)上的紧急解锁器(C-10)之间由开门钢索(C-12)连接,电磁铁(C-4)在列车正常行驶时得电,其衔铁(C-5)处于高位,当列车控制系统对电磁铁(C-4)实施断电后,衔铁(C-5)下落,衔铁(C-5)随衔铁支架(C-3)平移拨动摆杆解锁器(C-7)的摆杆(C-7-1)摆动,使两侧开锁钢索(C-11)局部卷入摆杆解锁器(C-7)内,开锁钢索(C-11)带动锁块组件(C-8)内的锁钩动作,使锁钩与门页上的锁扣(C-14)脱离;减速回收机构(D)包括由相应轴承座(F-2)支承的两丝杆(D-1)、分别动配合在两丝杆(D-1)上的两螺母(D-4)、分别与两丝杆(D-1)连接的两索带盘芯轴(D-3)、由相应的轴承座(F-2)的上部支承的滑杆(D-6)、与滑杆(D-6)动配合的两滑块(D-5)以及分别固定在两索带盘芯轴(D-3)上的两索带盘(D-7),两丝杆(D-1)的旋向相反且通过处于中间的一轴承座(F-2a)连接,两滑块(D-5)分别与两螺母(D-4)连接,两丝杠(D-1)上各在滑块(D-5)与中间的一轴承座(F-2a)之间设有回收弹簧(D-2),索带盘(D-7)上卷有索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地铁车辆的紧急疏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支架(C-3)由主板(C-3-1)和其后侧的U形架(C-3-2)组成,所述电磁铁(C-4)为2组,各通过对应支座(C-13)固定在衔铁支架(C-3)上,2组电磁铁(C-4)分别处于U形架(C-3-2)的两侧,所述衔铁(C-5)为马蹄形且置于U形架(C-3-2)前、后板之间,衔铁(C-5)底部的底面上设有拨销(C-5-1),由拨销(C-5-1)拨动摆杆解锁器(C-7)的摆杆(C-7-1)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驾驶地铁车辆的紧急疏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支架(C-3)的U形架(C-3-2)的后板上设有销孔(C-3-2a),衔铁(C-5)底部的顶面上设有定位柱(C-5-2),定位柱(C-5-2)的上端设有销孔(C-5-2a),当需要衔铁(C-5)处于高位,用一弹簧定位销(C-6)通过U形架(C-3-2)后板上的销孔(C-3-2a)插入定位柱(C-5-2)的销孔(C-5-2a)中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地铁车辆的紧急疏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安装架(C-1)固定在上述轴承座(F-2)的前侧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地铁车辆的紧急疏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动力机构(E)包括固定在相应轴承座(F-2)下部后端的减速支架(E-1)、由减速支架(E-1)支撑的离合器组件(E-2)和减速器(E-3)、设置在离合器组件(E-2)和减速器(E-3)之间的一对锥齿轮(E-4)、设置在减速器(E-3)与其中一索带盘芯轴(D-3)之间的一对减速平直齿轮(E-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长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长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70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