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排气系统的振动强度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8158.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3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东;李东晗;齐冬亮;赵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17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气 系统 振动 强度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种用于排气系统的振动强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模型信息、温度信号、振动信号;振动信号采用振动加速度随转速的关系曲线;设定耐久指标;进行传热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输入温度信号,来获得排气系统结构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态分析,导入传热分析产生的温度场分布,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高温状态下排气系统结构的模态特征;进行阶次振动分析,对振动信号的各个主要阶次的振动加速度进行对应的振动分析,从而获得排气系统结构的振动加速度、应力的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对标,进行应力值叠加;最后进行分析结果评价。本发明能够更加科学的评价预测排气系统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气系统强度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排气系统的振动强度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加严,排气温度的不断提升,排气系统产品的轻量化趋势,对产品结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在排气系统可靠性分析领域,通常停留在模态分析、传热分析阶段,这种分析方法过于单一,对产品结构强度的预测也过于片面,无法准确定量的预测结构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实际工况载荷,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排气系统强度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排气系统的振动强度分析方法,能够更加科学的评价预测排气系统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排气系统的振动强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输入模型信息;所述模型信息,是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生成的排气系统数模结构;
步骤S2,输入温度信号,作为分析模型的温度场边界;;
步骤S3,输入振动信号;振动信号采用振动加速度随转速的关系曲线;
步骤S4,设定耐久指标;所述耐久指标,是指根据目标耐久寿命,制定出相应的应力限值,作为强度评价的标准;
步骤S5,进行传热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输入温度信号,来获得排气系统结构的温度场分布,并保存;
步骤S6,进行模态分析,导入传热分析产生的温度场分布,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高温状态下排气系统结构的模态特征;
步骤S7,进行阶次振动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振动信号的各个主要阶次的振动加速度进行对应的振动分析,从而获得排气系统结构的包括振动加速度、应力的响应信号;
步骤S8,进行分析对标,通过阶次振动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测试的振动信号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通过对分析参数进行修正,使得阶次振动分析的结果趋近试验测试的振动信号;完成阶次振动分析的标定工作;
步骤S9,进行应力值叠加,在阶次振动分析结果修正后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排气系统结构的应力值进行叠加;
步骤S10,最后进行分析结果评价,通过标定好的阶次振动分析结果,来评价产品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设定的耐久指标;满足则通过本次振动强度分析评价,不满足则需要对输入的模型信息进行结构优化。
进一步地,步骤S6中,高温状态下排气系统结构的模态特征包括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
进一步地,步骤S8中,采用的标定指标为振动加速度。
进一步地,步骤S8中修正的分析参数为阻尼参数。
进一步地,步骤S9中,选择指标为Mises应力值,采用线性叠加或寿命修正叠加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客观环境信号(温度、振动),耐久指标、结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尝试,最大程度上考虑影响排气系统产品结构强度的各个影响因素,能够更加科学的评价预测排气系统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8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