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防止结垢的太阳能集中供水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9133.4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9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清紫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7/00 | 分类号: | F24D17/00;F24D19/10;F24S20/4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8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防止 结垢 太阳能 集中 供水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防止结垢的太阳能集中供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运行防垢模式或加温模式;当温度高于结垢温度时,热水处于一直流动降温的状态,与该部分热水接触的水箱和水管可以很好的达到避免结垢的效果,提高了使用的寿命。并且这部分热量可以转化为电力蓄积,为用电模块供电,减少了水和能源的浪费,合理的利用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中供水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结垢的太阳能集中供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集热水箱一般接受接近100度的热水,并且大多水箱是保温水箱,而用水阶段,热水通过管道供出,其他时段,高温的热水储存在水箱中,而实际使用的水的温度,一般在40-60度,因此,在用水端还需要掺混冷水调温,这样造成热能浪费。由于水温高于一定温度时,水垢的形成速率加快,长时间不流动的的高温水会使得管道或者水箱结垢的速率加快,流体具有一定的结垢温度,大于某一温度结垢速率加快,小于这一温度,结垢现象并不剧烈。因此,现有的热水器防止结垢的方法是,当水温达到结垢温度时,将热水从热水器排出,这样虽然避免了高温热水对管道和热水器的影响,减少水垢的生成,然而,将加热后的热水排掉白白浪费了能量,特别是需要额外的电加热类水箱,费水费电,因此这一做法并不能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现有技术中其他的方法是,并不控制温度,而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停运并且使用除垢的装置进行除垢,这样如果长期不除垢,使用的水中会有污垢,并且对于管道的除垢也较难控制,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箱热水使用能量浪费,结垢的温度,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防结垢的太阳能集中供水热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防结垢的太阳能集中供水热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可以实现热能的有效利用,同时减少浪费,并且能够减少水垢的生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结垢的太阳能集中供水系统,包括集热器、进水口、集热箱进水管、集热器出水管、热水管Ⅰ、温差发电器Ⅰ、水温感测器Ⅰ、热水箱、水温感测器Ⅱ、热水管Ⅱ、冷水管Ⅰ、冷水管Ⅱ、温差发电器Ⅱ、温水箱、热水出管;进水管与集热器连接,冷水通过进水管进入集热器,集热器的顶部连接有集热器出水管;集热器、集热箱进水管、集热器出水管构成集热管路的循环管路,集热箱进水管上设置有泵A,集热器出水管的一端设置在集热器内,集热器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热水箱内,集热器出水管上通过三通电磁阀A和三通电磁阀B与热水管Ⅰ的两个端头连接,热水管Ⅰ上设置有水温感测器Ⅱ,集热器1出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温感测器Ⅰ,热水管Ⅰ管路上设置泵B,热水管Ⅰ热端管壁与温差发电器Ⅰ的一端贴紧,冷水管Ⅱ的一端与温水箱体连接,另一端为吸热管段,温差发电器Ⅰ的另一端与冷水管Ⅱ的管壁贴紧,热水箱9的顶部设置有水温感测器Ⅲ,热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热水出管,热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热水管Ⅱ,热水管Ⅱ上设置有泵C,热水管Ⅱ的另一端设置在温水箱内,热水管Ⅱ上设置有三通电磁阀C,温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冷水管Ⅰ,冷水管Ⅰ上设置有泵D,热水管Ⅱ的热出水端与冷水管Ⅰ出水端通过温差发电器Ⅱ接触。出水管路Ⅰ上设置三通电磁阀H、三通电磁阀F和三通电磁阀E,冷源出水管路上设置有三通电磁阀G;且三通电磁阀H还与出水管路Ⅱ连接,三通电磁阀F还与热源换热盘管Ⅱ连接,三通电磁阀E还与热源换热盘管连接,三通电磁阀G还与冷源换热盘管Ⅱ连接。
进一步地,吸热管段为一段换热盘管,其进口连接冷水源,出口连接冷水管Ⅱ。
进一步地,热水管Ⅱ上设置有电磁阀Ⅳ,电磁阀Ⅳ为三通电磁阀,冷水管Ⅱ上设置有电磁阀Ⅴ。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差发电器Ⅲ。
进一步地,热水管Ⅱ和冷水管Ⅰ出水端均设置有泵。
进一步地,电磁阀Ⅰ和电磁阀Ⅱ为三通电磁阀。
进一步地,集热箱进水管一端与集热器连接,另一端与热水出管通过三通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地,热水箱和温水箱之间的温差发电换热模块为多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清紫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闽清紫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9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