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祛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9144.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48;A61K47/42;A61P17/10;A61K31/734;A61K31/04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祛痘 胶囊 填充材料 壳材料 提取物 中药 蚕丝蛋白 制备 牛蒡 金银花提取物 艾草提取物 山茶花 明胶 海藻酸钠 胶囊外壳 平衡效果 人体吸收 透明质酸 质量比 重量份 甘油 水油 丝胶 易被 芦苇 皮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祛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祛痘胶囊包括壳材料和填充材料,壳材料与填充材料的质量比为1~3:1;按重量份计,壳材料包括:蚕丝蛋白12~25份、丝胶8~19份、明胶3~8份、透明质酸1~5份;填充材料包括:牛蒡提取物11~26份、山茶花提取物2~14份、金银花提取物3~12份、艾草提取物3~8份、芦苇提取物2~11份、海藻酸钠1~7份、甘油2~9份。(1)本发明所述中药祛痘胶囊刺激性小,适用范围广,副作用小,疗程短且安全性高;(2)本发明所述中药祛痘胶囊采用蚕丝蛋白作为胶囊外壳的主要成分,易被人体吸收,且对调节皮肤的水油平衡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口服胶囊,具体为一种中药祛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又名痘痘)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疾病,为皮肤科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发病主要与雄性激素水平快速升高、皮脂分泌过多、痤疮丙酸杆菌菌大量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质化异常(堵塞)及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主要发生于颜面、胸背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因为痤疮易发于青春期,所以又被称为“青春痘”。青春期过后往往能自然退却或痊愈,但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中也有发生。虽然痤疮是具有自愈的倾向,但痤疮本身以及痤疮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引起的瘢痕、痘坑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在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乃至成为一定的经济负担。
目前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多以维A酸类(皮肤刺激性较大,适用范围有限,副作用较多)、抗生素类(选择性较差,疗程较长,菌体易产生抗性)、激素类(剂量不易控制,安全性较差)等为主要成分,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易留下疤痕,更主要的是一些治疗痤疮的药物对过敏性皮肤的适用性较差。物理治疗亦因操作繁复、价格昂贵、病人的顺应性较差等原因而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获得一种刺激性小,适用范围广,副作用小,疗程短且安全性高的祛痘产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祛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祛痘胶囊,所述祛痘胶囊包括壳材料和填充材料,壳材料与填充材料的质量比为1~3:1;按重量份计,壳材料包括:蚕丝蛋白12~25份、丝胶8~19份、明胶3~8份、透明质酸1~5份;填充材料包括:牛蒡提取物11~26份、山茶花提取物2~14份、金银花提取物3~12份、艾草提取物3~8份、芦苇提取物2~11份、海藻酸钠1~7份、甘油2~9份。
优选的,所述祛痘胶囊包括壳材料和填充材料,壳材料与填充材料的质量比为1:1;按重量份计,壳材料包括:蚕丝蛋白12份、丝胶8份、明胶3份、透明质酸1份;填充材料包括:牛蒡提取物11份、山茶花提取物2份、金银花提取物3份、艾草提取物3份、芦苇提取物2份、海藻酸钠1份、甘油2份。
优选的,所述祛痘胶囊包括壳材料和填充材料,壳材料与填充材料的质量比为2:1;按重量份计,壳材料包括:蚕丝蛋白19份、丝胶14份、明胶6份、透明质酸3份;填充材料包括:牛蒡提取物19份、山茶花提取物8份、金银花提取物8份、艾草提取物5份、芦苇提取物8份、海藻酸钠4份、甘油5份。
优选的,所述祛痘胶囊包括壳材料和填充材料,壳材料与填充材料的质量比为3:1;按重量份计,壳材料包括:蚕丝蛋白25份、丝胶19份、明胶8份、透明质酸5份;填充材料包括:牛蒡提取物26份、山茶花提取物14份、金银花提取物12份、艾草提取物8份、芦苇提取物11份、海藻酸钠7份、甘油9份。
以上任一所述一种中药祛痘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常温条件下,将蚕丝蛋白、丝胶和透明质酸溶于水中,蚕丝蛋白的质量分数为8~15%;然后加入明胶,并加热至50~60℃形成均匀的壳材料;
(2)将步骤(1)获得的壳材料浇铸成干燥薄膜,并将填充材料的各组分包裹于壳材料的干燥薄膜内,封口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9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