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9683.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4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郭耀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耀普 |
主分类号: | A47H23/08 | 分类号: | A47H23/08;A47H23/01;A47H13/02;D06M15/00;D06M11/46;D06M11/44;D06M11/80;D06M11/79;D06M11/83;B32B9/02;B32B9/04;A01M29/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灭蚊 净化 隔热 作用 教室 窗帘 结构 加工 方法 | ||
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包括两组支撑机构、深色帘和浅色帘,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吸盘、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和若干个半封闭挂环,支撑杆由固定杆和微调杆组成;其加工方法如下,深色帘:制备竹炭纤维面层、防蚊面层和负离子释放层,将竹炭纤维面层和防蚊面层的两侧边沿及底边沿缝合,上边沿活动连接,负离子释放层设置在竹炭纤维面层和防蚊面层之间,形成夹心结构;浅色帘:制备帘布本体,将镀有反光隔热涂层的玻璃微珠穿在帘布本体上;分别将深色帘、浅色帘的上下两端设置在外侧支撑杆和内侧支撑杆上;本发明既不影响教室的光线明亮度、可以避免强光直射对学生造成干扰,同时还可以起到净化教室内空气、灭蚊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窗帘材料比较传统,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和透光效果的窗帘材料或窗帘比较少见,尤其是在学校的教室内,窗帘的设置至关重要,如果窗帘过于厚重,会遮挡光线,或者影响通风效果,只能通过灯光来辅助照明或者空调辅助换气,如果过于轻薄,又起不到遮挡强光、炎热的作用,室内的酷热和刺眼的强光照射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白天开着空调和照明,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日光能提供真正的全光谱光线,是兼顾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光线,长时间无日光照射,会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周期,一直依赖空调也会引发空调病发病率,会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此外,窗帘结构大部分都是追求飘逸效果,下端一端都未固定,在家庭等其他环境使用十分温馨,但在教室里,窗帘来回飘动,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会造成光影流转,影响遮光效果,三是容易晃动到窗户边学生,影响其学习;
随着节能环保材料的迅猛发展、新型化纤技术的成熟、纺织技术的提升,近年来功能性的窗帘有了飞跃的发展,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需要窗帘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可以隔绝正午的强光直射,减少热量射入教室内,二是可以保证教室内的光线明亮,不会由于厚重窗帘的遮挡影响采光,三是教室内学生众多,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运动量大,室内空气不是很新鲜洁净,因此需要通过窗户这一与外界换气通道进行净化,通过窗帘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营造“绿色、自然、健康”的环境,四是窗帘下摆可固定,不随风晃动;因此,急需一种可以满足上述功能的教室用隔热透光窗帘及加工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及加工方法,既不影响教室的光线明亮度、可以避免强光直射对学生造成干扰,同时还可以起到净化教室内空气、灭蚊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灭蚊、净化、隔热作用的教室窗帘结构,包括两组分别安装在窗户上方和下方的支撑机构、位于外层的深色帘和位于内层的浅色帘,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吸盘、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和若干个半封闭挂环,所述吸盘对称设置在窗户宽度方向的两侧墙壁上,所述半封闭挂环挂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由固定杆和微调杆组成,所述固定杆及所述微调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吸盘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微调杆相接的一端设有螺纹槽,所述微调杆与所述固定杆相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纹槽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深色帘和浅色帘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半封闭挂环连接的通孔,所述深色帘的上下两端设置在外侧所述支撑杆的半封闭挂环上,所述浅色帘的上下两端设置在内侧所述支撑杆的半封闭挂环上;
所述深色帘包括竹炭纤维面层、防蚊面层和负离子释放层,所述竹炭纤维面层和防蚊面层的两侧边沿及底边沿缝合,上边沿活动连接,所述负离子释放层设置在所述竹炭纤维面层和防蚊面层之间,形成夹心结构;所述防蚊面层按重量份数包括50~60份棉纤维、20~30份黄柏皮纤维、10~20份楝树皮纤维、10~20份竹纤维、5~10份植物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耀普,未经郭耀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9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