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0055.X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6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士强;黄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21 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门 转轴 导风片 壳体 汽车空调 出风口 摆动 电机 薄形化设计 出风口总成 动力输出端 垂直叶片 活动连接 螺旋布置 驱动连接 水平叶片 进风口 壳体做 螺旋状 出风 外端 紧凑 转动 替代 配合 |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13)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转轴(3)、风门(4)、连杆(8)及电机(7),转轴(3)能转动地设于壳体(10)内并靠近出风口(13),该转轴(3)的外端面上具有螺旋布置的导风片(31);风门(4)能摆动地设于前述壳体(10)内并靠近进风口(14)并与前述导风片(31)配合改变出风方向;连杆(8)与前述风门(4)活动连接并能带动风门(4)摆动;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3)的一端驱动连接。由于采用螺旋状的导风片替代了水平叶片和垂直叶片,可以将壳体做的很薄,满足薄形化设计要求,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基本结构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水平导风叶片,垂直导风叶片和风门,水平导风叶片和垂直导风叶片改变出风方向,通过拨动相应的叶片或拨动拨钮调节实现,风门改变出风大小通过旋钮及相应的曲柄连接机构实现,这类的专利文献很多,具体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010599830.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公开号为CN102022811A);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620568006.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5818867U)。
现有的这类汽车空调出风口存在如下不足:
首先,由于内置有水平导风叶片、垂直导风叶片,因此内部具有一定安装空间,导致整体体积比较大,不够紧凑,用材较多,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
其次,叶片外露,易于积累灰尘和杂质,清洗打扫有比较麻烦;
最后,各种操作基本上通过手动调节实现,无法实现自动扫风,自动化程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体积较薄且紧凑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改变扫风方向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前端具有出风口,后端具有进风口;
转轴,能转动地设于壳体内并靠近出风口,该转轴的外端面上具有螺旋布置的导风片;
风门,能摆动地设于前述壳体内并靠近进风口并与前述导风片配合改变出风方向;
连杆,一端与前述的转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前述风门活动连接并能带动风门摆动;以及
电机,设于前述壳体一侧,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驱动连接。
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前述的第一阻挡部靠近出风口布置并上端和下端与壳体内壁之间均有供空气通过的间隙,前述的第二阻挡部位于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前述第二阻挡部的顶端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供空气通过的第一间隙,前述第二阻挡部的底端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供空气通过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阻挡部与第二阻挡部之间形成空气换向区域,所述进风口与第二阻挡部之间形成空气引入区域,所述的转轴位于空气换向区域内,所述的风门位于空气引入区域。
为使导风顺畅,所述第二阻挡部具有上引流面及下引流面,所述的风门与上引流面配合能将空气从第一间隙进入到空气换向区域内,所述风门与下引流面配合能将空气从第二间隙进入到空气换向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四周形成上侧、下侧、左侧及右侧,所述转轴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所述的风门摆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壳体出风口的风向朝上侧送出并达到极限;
所述转轴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的风门摆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壳体出风口的风向朝下侧送出并达到极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0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