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空反导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0110.5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5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师鹏;刘泽宇;雷冰瑶;刘思帆;赵育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空 评估指标 作战能力 评估 矩阵 网络层次模型 量化指标 能力需求 构建 权重 内部逻辑关系 网络层次分析 结构模型 评估结果 评估模型 权重分配 数据对应 指标体系 可信性 全面性 直观 作战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空反导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作战活动对应的评估指标,建立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获取待评估防空反导体系的量化指标数据,构建对应的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价矩阵;基于评估指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待评估防空反导体系对应的指标网络层次模型,并基于指标网络层次模型,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估指标对应的权重;基于各评估指标对应的权重,以及量化指标数据对应的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价矩阵,评估待评估防空反导体系的综合作战能力。本发明能够深入分析并直观反映防空反导指标体系的内部逻辑关系,使得指标间权重分配更加合理,从而有效提高评估结果的全面性、有效性和可信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武器装备体系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空反导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袭作战的装备趋于多样化,其作战环境也趋向复杂化。为应对复杂的作战环境,需要加快防空反导体系的建设,提高该体系的综合作战能力。而针对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体系和装备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为体系和装备的发展和规划提供科学性的决策。因此,防空反导体系需要一套完整可行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以切实提高体系的作战能力,保障国家领空安全。
目前,针对防空反导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等。模糊评价法通过定义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或白化权函数来得到量化后的评价矩阵,进而通过推理规则或权重向量进行模糊合成,得到最终的评价值,该方法可较好地处理一些边界模糊无法清晰表达的对象。层次分析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都将被分析的对象划分为多级的层次结构,专家根据已有的先验信息,构造指标间的判断矩阵,确定指标间的权重向量,从而为后续定量分析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不同之处在于,网络层次分析法考虑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其更适用于复杂体系结构的指标权重分析。
但是,上述各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模糊评价法在处理指标过多、语言集划分过细时会出现“推理规则爆炸”的情况,为模糊合成带来极大困难。层次分析法可以较好地利用专家经验,但该方法忽略了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防空反导这种内部结构复杂,作战活动密切相关的体系并不适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虽然考虑各指标间相关关系,但目前对指标网络层次模型的建立没有统一科学的方法,增加了评估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空反导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与装置,用以深入分析并直观反映防空反导指标体系的内部逻辑关系,使得指标间权重分配更加合理,从而达到提高评估结果的全面性、有效性和可信性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空反导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基于作战活动对应的评估指标,建立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并基于所述作战能力评估模型,获取待评估防空反导体系的量化指标数据,并构建对应的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价矩阵;基于所述评估指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所述待评估防空反导体系对应的指标网络层次模型,并基于所述指标网络层次模型,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所述评估指标对应的权重;基于各所述评估指标对应的权重,以及所述量化指标数据对应的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价矩阵,评估所述待评估防空反导体系的综合作战能力。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评估指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所述待评估防空反导体系对应的指标网络层次模型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基于各所述评估指标间的逻辑与分解聚合关系,建立所述评估指标间的指标影响关系矩阵,并利用给定二进制变换法则,计算所述指标影响关系矩阵对应的邻接关联矩阵;基于所述邻接关联矩阵,利用关联矩阵与可达矩阵的推移特性,计算所述评估指标间的可达矩阵;对于各所述评估指标,按照受该评估指标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筛选条件,以及对该评估指标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筛选条件,对所述可达矩阵进行指标层级划分;基于指标层级划分的结果,重排可达矩阵,并对相互联通的评估指标进行缩减,获取缩减可达矩阵,并基于所述缩减可达矩阵,描绘各所述评价指标间影响关系的有向图,构建所述指标网络层次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0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