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联剂、交联剂的制造方法及太阳能电池背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0482.8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伟;张付特;唐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7 | 分类号: | C08G18/67;C08G18/73;C08G18/75;C08G18/10;C08G18/32;C08G18/83;C08J7/04;C09D4/06;H01L31/049;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刘卓夫;李红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剂 不饱和双键 异氰酸酯预聚物 双重固化 封闭型 羟基 聚合 异氰酸酯活性基团 封闭型异氰酸酯 太阳能电池背板 异氰酸酯封闭剂 小分子扩链剂 异氰酸酯溶液 氨基 储存稳定性 单组份涂料 耐老化性能 自由基反应 太阳能电池 溶液混合 生产工序 生产效率 逐步聚合 主体树脂 光引发 接枝剂 耐刮擦 热引发 小分子 预聚物 交联 接枝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交联剂、交联剂的制造方法及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步骤:S1:将异氰酸酯溶液与含羟基的小分子扩链剂溶液混合搅拌,聚合形成端‑NCO异氰酸酯预聚物;S2:向端‑NCO异氰酸酯预聚物中加入含有羟基或氨基和不饱和双键的小分子接枝剂,聚合形成不饱和双键和端‑NCO异氰酸酯活性基团的接枝预聚物;S3:加入异氰酸酯封闭剂,形成封闭型双重固化交联剂。制得的交联剂为封闭型,可与主体树脂混合制成单组份涂料,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含有不饱和双键和封闭型异氰酸酯,可进行热逐步聚合反应以及光引发或热引发自由基反应双重固化反应,提高了涂层的交联密度,改善了涂层的耐刮擦、耐落沙、耐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太阳能电池背板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背板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用于太阳电池的背面,主要起到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太阳电池背板有多种结构,双面含氟一体化涂层型背板是主要的太阳电池背板结构之一。涂层型背板使用的涂料是含羟基的氟碳树脂和异氰酸酯固化作为涂层的基体树脂。传统的技术路线使用的涂料技术存在涂料开口时间较短,涂层的耐刮擦性能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交联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联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包括步骤:
S1:将异氰酸酯溶液与含羟基的小分子扩链剂溶液混合搅拌,聚合形成端-NCO异氰酸酯预聚物;
S2:向端-NCO异氰酸酯预聚物中加入含有羟基或氨基和不饱和双键的小分子接枝剂,聚合形成不饱和双键和端-NCO异氰酸酯活性基团的接枝预聚物;
S3:加入异氰酸酯封闭剂,形成封闭型双重固化交联剂。本发明提供的轻质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步骤S1中加入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小分子扩链剂3%-15%、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组合物30%-60%、溶剂20%-40%;
所述步骤S1中制得的端-NCO异氰酸酯预聚物的固含量为40-80%,其中,-NCO基团质量百分含量为5%-20%。
其中,所述步骤S2中加入的所述的小分子接枝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10%;
所述步骤S2中制得的接枝预聚物的固含量为50-80%,其中,异氰酸酯质量百分含量为5%-15%。
其中,所述步骤S3中加入的异氰酸酯封闭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16%;
所述步骤S3中制得的封闭型双重固化交联剂的固含量为50-80%,其中,异氰酸酯质量百分含量小于0.3%。
其中,所述步骤S1还包括步骤:
S11:将溶剂用4A分子筛进行除水处理,使其含水量小于50PPM;
S12:将装有冷凝回流器的反应釜中,通氮气保护,再向其中加入150-300g小分子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和25-45g经步骤S11处理后的溶剂,搅拌并将温度缓慢升温至35-45℃;
S13:将45-55g含羟基的小分子扩链剂溶于25-35g溶剂中;
S14:将S13中制得的溶液在18-22min中匀速滴加至S12反应后的釜中,匀速升温至65-75℃,并保持70±5℃反应3.5-4.5小时;
所述步骤S2还包括步骤:
S21:取35-55g羟基或氨基和不饱和双键的小分子接枝剂匀速加至S14反应后的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0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